- 第一批新能源车有哪些车?
- 中囯最好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有几家?
- 你们所在的城市公交车是什么牌子的,新能源车占比多吗?
- 如何看待工信部点名30家新能源汽车企业1年未产新能源车?
第一批新能源车有哪些车?
远望号是国内第一批新能源汽车
中国第一个电动汽车产生于1995年。早在二十多年前,在孙逢春的带领下,制造出了中国第一辆电动汽车,而且还是纯电动大客车,名字叫做远望号。经试用后,又全方位地进行调整和完善。最后推向市面,首次也200辆电动汽车也出租车的相似展现在大家眼前和在每一个街头亮相。
随着中国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现在的电动汽车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新技术,新造型,新结构,节能又减排。
中囯最好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有几家?
1、蔚来汽车
作为目前国内最被看好的电动汽车品牌之一,蔚来汽车的实力很是雄厚,其背后的投资人也是刘强东、马化腾这样的大佬;前段时间蔚来汽车的市场更是突破了500亿美元,先后超越宝马、通用等传统汽车巨头。
2、威马汽车
威马作为首批成立且有希望成为国内登陆A股上市第一家的造车新势力,可以说在市场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而且,作为少数坚持自主开发、首家自建工厂生产的新势力品牌,威马在三电技术方面有着自己的坚持,主动式恒温电池热管理技术、自主建立的试验认证体系均是威马得以立足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3、比亚迪
要说起新能源汽车,肯定要提到比亚迪,比亚迪旗下的大部分车型都是采用插电式混动或者纯电动,譬如最新改款的比亚迪唐,其中就有插电式混动的版本,比亚迪的新能源技术还是比较先进的,并且一直都在投入资金研发新能源车型,另外还与奔驰合作成立了腾势汽车。
4、吉利汽车
吉利进入新能源领域的时间要比比亚迪晚得多,但是也不排除后来者居上的可能性,因为吉利的技术积累是非常丰富的,得益于收购沃尔沃的技术优势,吉利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很多非常先进的技术。
旗下博瑞GE就是基于沃尔沃的CMA平台打造而来,沃尔沃研发的CMA平台可以完美进行传统燃油车和插电式混动车型之间的切换,并且除了插电式混动车型之外,吉利还在积极布局纯电动车型和甲醇汽车等新能源车型。
5、北汽新能源汽车
你们所在的城市公交车是什么牌子的,新能源车占比多吗?
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径话坐标深圳,深圳目前已实现专营公交100%纯电动化。截至去年年底,深圳累计推广应用纯电动公交车16359辆,日均行驶总里程达285万公里。
2009年,深圳选定为全国首批13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之一。去年年底,深圳率先在常规公交行业实现纯电动车辆全覆盖。
题目值得“新能源公交”包括插电式混动公交、纯电动公交和燃料电池公交等,深圳的插电式混动公交已经在去年陆续退出,全部更替为更加环保的纯电动公交。
深圳的公交车品牌主要有比亚迪、五洲龙、南京金龙开沃客车、珠海广通银隆新能源、中兴广通智能客车几种,如果加上前海自贸区的非常规线路和无人驾驶试点线路,深圳还有东风、安凯和亚星等品牌,且均为纯电动公交。
就单一品牌来讲,比亚迪由于其超长稳定的续航里程和全球50多个国家地区200多个城市的安全出色表现,在深圳公交品牌中占有最高比例。(比亚迪并非唯一一当地企业,五洲龙、开沃、中兴广通也是深企。)
目前,比亚迪在深圳有K9A、K9B、K9F、K8、K7、K6、C8、C9和K8S等型号用于公交固定线路运营。
更多比亚迪资讯欢迎关注径话
广州,什么品牌都有。一汽二汽三汽,珍宝,新***,电车,新穗,南沙,花都恒通,花都巴士等巴士品牌基本都一样,宇通,广汽客车,比亚迪,广西源正,安凯,福田,申龙,中车,珠海银隆,金龙,金旅等等,新能源巴士属宇通,比亚迪,广汽居多
重庆常规公交车车型分为普通车(硬座、无空调)、中级车、高级车(801路,原线已取消,现变为工作日运行的高峰快车,部分车辆分散到同公司其它线路),车身颜色有蓝、绿、黄、红、橘红等。截至2016年6月,重庆主城区公交[_a***_]运营公交车辆8800余辆,公交线路600余条(不含区间车、高峰线),公交线网总长2500余公里,日均客运量720万人次。
重庆本地有恒通客车制造厂,所以本地公交车基本上是恒通牌公交车,动力多为CNG,充电混合动力类型新能源占比较多
,今年1月份重庆公交公司引进了200多辆郑州宇通一级踏步车。
坐标大连,最多的就是比亚迪纯电动客车K9,其次是k8,k7也能在郊区偶尔看到。最近一两年大连把之前绝大部分的汽油车、天然气车,都换成了比亚迪的纯电动客车,只有两三条线路因为客流少而继续使用原来的车。乘坐感受好了很多,噪音减小,车内的震动也很小,还做到了零尾气排放。
湖北十堰有厦门金旅(大多都是天燃气的,少部分柴油空调的和混合动力),宇通天燃气,南京金龙(纯电动),海格天燃气,东风超龙(纯电动),十堰公交车90%都是5年内购买的,纯电动客车205辆,后期预定达到500辆
如何看待工信部点名30家新能源汽车企业1年未产新能源车?
这个很正常,是社会整个改革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不但是相关新能源汽车企业骗取国家的补贴严重,在科学学术研究领域,大家都熟悉的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最后的调查结果不也是不了了之了吗?国家因此投入的2亿多补贴压根就再没提。
我知道肯定又有人抱怨民族的劣根性,但其实,精日分子所崇拜的日本本土照样也有人喜欢***,只不过国外***所导致的成本更高,能够让你倾家荡产而已。所以,我们这边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大家都喜欢骗补贴,这一切都是由于制度的不完善所致。所谓的漏网之鱼,是指网织的不够密,或者是有漏洞,所以鱼能钻空子,你把网织密了,张紧了,不就全部一网打尽了吗?
新能源汽车也是这样,进入的门槛低,没什么特别的技术含量,很多新能源汽车企业制造的电动汽车,跟街头那些山寨小厂出的老年人电动助力车,没什么两样,区别就是新能源汽车企业出的外观更大些,电池容量也更大点而已。
世面上的电动汽车对续航里程几乎都有所夸大,天冷散热负担重,天热开空调又严重影响续航里程,甚至前几天大家也有听说过,有小两口为了能保持电池的电量可以回家,高温下一路不敢开空调的事例,在车内扇扇子……
国内的相关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除了会堆砌电池做动力,技术含量较高点的比如氢燃料电池等,根本就无人研究。甚至很多企业,如同开头所说,就是纯粹骗国家补贴的,只要补贴到手!还出电动汽车干嘛?出了也早被老百姓看破手脚,卖也卖不出去。还不如干脆不出。
所以说,国家想借新能源或者纯电动汽车的早布局,从而实现在汽车行业的弯道超车,总体的战略方针和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在具体实施方面,因为相关的规则不够完善,给了很多不法分子可趁之机。没有办法,毕竟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只有一步一步来,随着制度越来越完善,会逐渐的把各企业想纯粹骗补贴的想法,彻底的掐灭在摇篮之中。
比如,据说下一步的措施就是:未来,行驶里程少于350公里的纯电动或者新能源汽车,其生产企业将不再享受任何相关的***补贴。
新能源汽车的高红利期是这些企业最后的救命稻草,然而补贴一旦开始退坡、监察骗补的力度加大,这些企业注定不能持续生产。
以天津美亚、长安合资、安徽奇瑞等、广汽本田等企业为例,其产品成本控制的能力几乎没有。全国十大动力电池供应商,以宁德时代为首价格基本控制在同一水平,行业垄断导致动力电池的成本高昂一般企业是难以承受的。
其次永磁同步电机的最大供应商比亚迪也是一家独大,而且作为第二大动力电池供应商却以整车平台供应为主,动力电池是附带销售,而点名的这些企业多数是不够资格有战略合作关系的。
在加上研发团队的缺失,电控也要依靠第三方公司提供,三电的成本非常之高。而这些企业的知名度大多比较低,没有核心技术产品品质也没有保障,依靠***购生产整车成本注定很高,但是这种品牌这种级别的车型定价过高注定没有市场,定价过低入不敷出,只能放弃生产,其实这已经是在等待大限的到来。
所以近期新能源汽车企业会有一个倒闭潮,这是市场竞争带来的正面影响,优胜劣汰是竞争法则。这些企业的消失能让市场更加平衡,垂死的企业不再有恶性竞争的能力,研发型企业可以专注研发,对于技术提升反而是催化剂。
本轮被点名的企业因为没有投产能力将会被取消生产资质,能够有条件重申审核的应该没有几家了。这些企业按照知名度排名如下:
1、广汽本田
2、长安标致雪铁龙
3、长安铃木(退出待定)
4、安徽凯翼(奇瑞、五粮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