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品牌合作发展无人驾车,无人驾驶汽车供应商

百度无人驾驶汽车阿波龙已经量产,意味着什么?你怎么看深圳的无人驾驶交公车?竟然使用混合动力,以色列新一代卡梅尔步兵战车有多先进?百度无人驾驶汽车阿波龙已经量产,... 显示全部
  1. 百度无人驾驶汽车阿波龙已经量产,意味着什么?
  2. 你怎么看深圳的无人驾驶交公车?
  3. 竟然使用混合动力,以色列新一代卡梅尔步兵战车有多先进?

百度无人驾驶汽车阿波龙已经量产,意味着什么

谢邀。

前几天的“宏颜获水”***刮起了一阵风,百度因为***重新上了趟热搜,甚至于讨论一瓶矿泉水,国内炒了这么久的无人驾驶概念,上次的李彦宏上热手是他乘无人车上了五环,没想到华丽丽地违反了试车规定,吃了一记罚单。做到真正无人驾驶,能够在多场景使用的大约也就只有百度了。

目前很多人都知道的是L2自动驾驶,其实这是辅助驾驶,而不是完全可以放手的无人驾驶。

汽车品牌合作发展无人驾车,无人驾驶汽车供应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真正意义的无人驾驶是完全无人驾驶。

说起这辆无人驾驶汽车阿波龙,外观上,一辆小巴士的长相,前气格栅上市金龙LOGO的样子。侧面像极了一辆面包车。几乎是呈轴对称设计,除了前方的雷达探头,还真很难分辨前后。

当然这辆车也存在缺点,其搭载了百度Apollo无人驾驶系统,现如今版本3.5.车辆上面和金龙汽车合作,充电一次只能开100公里,最高时速40公里。

汽车品牌合作发展无人驾车,无人驾驶汽车供应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只能说意味着中国在未来的无人驾驶市场上占得了一份先机,无人驾驶市场非常大,如果无人驾驶技术真的成熟,现在世界的汽车基本要淘汰,而淘汰后形成的市场可达到几万亿到十万亿的规模,而如果再衍生到飞机,火车,船只,农用机械上,市场只会翻倍增长

如此巨大的市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忽视,甚至这一技术关系未来国家经济发展,谁能抢占无人驾驶技术的至高点,谁就能分得最大的那一块蛋糕

谢邀。

汽车品牌合作发展无人驾车,无人驾驶汽车供应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虽然很多人取笑李彦宏,或者说喜欢谈论百度的负面,甚至于讨论一瓶矿泉水,但是国内炒了这么久的无人驾驶概念,说句公道话,能够做到真正无人驾驶,能够在多场景使用的大约也就只有百度了。国内现如今很多无人驾驶依然拿出L2来宣传,实际上L2依然是***驾驶,而不是完全可以放手的无人驾驶。而李彦宏的Apollo无人驾驶系统则是真正奔向无人驾驶的。

当然阿波龙这辆车有缺点,而且缺点挺大。其搭载了百度Apollo无人驾驶系统,现如今版本3.5。车辆上面和金龙汽车合作,充电一次只能开100公里,最高速度40公里,平时也就20码左右速度。为了各种安全性,其爬的太慢,也不够远。不过考虑到谷歌的waymo车队测试期间依然也是限速,虽然快一点,但是并没有差距太大。

另外我们要关注到一点,真正可以令人放手的无人驾驶技术,关键既不是算法也不是硬件,可以说算法是开源的,硬件是可以用钱堆的。独独这个上路之后***集的行驶数据,是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的。在这方面国内我们也看到了很多无人驾驶车辆,他们一些园区封闭的运行,或者在某个比赛当中表现良好,但是这种划好路径和***定参数的无人驾驶和真正复杂道路上的无人驾驶,差距实在太大。

谷歌,如今的WAYMO,当年就是几辆车不停的开,积累数据,各种复杂路况,也出现了几起交通事故。实际上无人驾驶早期路测就是为了积累失败。你也许看到过国外的那些机器人实验,实验者对机器***打脚踢,比如很久以前谷歌旗下波士顿动力有条机器狗SPOT。

研究人3年前就对其各种虐待,拳打脚踢,为的就是让其在倒地中积累经验,让数据更加完善。无人驾驶也一样,waymo是全世界最早的,其依然在积累里程数。

阿波龙成功了吗?科技不能急躁,如今阿波龙依然在积累期。相对于谷歌waymo几百万公里的运营实践(2015年结束谷歌第一阶段无人驾驶测试的时候,谷歌已经积累130万公里,2018年waymo车队就已经积累到800万公里,而特斯拉,没有车队,但是有勇敢的用户),阿波龙如今才刚刚破万公里数。这个数据量级的差距,应对特殊路况的能力差距很大。

你怎么看深圳的无人驾驶交公车?

自动驾驶公交车在深圳上路,可自动转弯按站停靠。

自动驾驶正从一个概念变成生活中触手可及的服务

上周末,深圳首条自动驾驶公交路线开始试运营,4 辆自动驾驶公交车从福田保税区开出,被投放到“福保线路”上行驶。

这批汽车由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ITSC)和深圳巴士集团发起,搭载阿尔法巴(alphaba)智能驾驶公交系统,装有本土厂商 速腾聚创 提供激光雷达,可以自主完成转弯、急停车、按站停靠等动作。车上配备的司机(安全员)不需要开车,主要负责***自动驾驶,以及在突***况下进行干预。

本条公交线路的票价为 1 元,在试运营期间的价格则接近免费,为 0.01 元,乘客可以使用“深圳通”卡、“手机深圳通”刷卡乘车。

最近两年以来无人驾驶兴起,安全无疑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自动驾驶初创公司 Roadstar.ai 在 TechCrunch 上海峰会上表示“无人驾驶要做到 90 分并不难,但要做到 99 分却非常不容易”。而从消费者角度,我们通过街访发现,大家对于尝试自动驾驶汽车的热情很高,虽然他们并不了解自动驾驶技术。

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还无法应对过于复杂的路况和环境,但是在简单环境、限定条件下已经比较成熟。我们也可以看到深圳的试运营没有选择市中心的公交路线,而是将这些公交车投放到保税区附近。

(-东南偏北)

我敢坐啊,但是他们根本就没完全开放啊!

大家最几天看到看到深圳无人驾驶的新闻一定是这样的:

文章内容写的太好了,媒体为了迎合大众标题出众一些无可厚非,但是事实是真是这样吗?深圳的无人驾驶真的已经开始运营了吗?

然后看到一些本地媒体也是这样报道的:

然后再看一下无人公交的实际运行图,是不是也觉得很酷炫,想要亲自去体验一吧?

竟然使用混合动力,以色列新一代卡梅尔步兵战车有多先进?

核心观点:2012年,以色列宣布开始新的装甲战车家族的研发项目;2015年,以色列宣布在该项目下研发履带式战车已经被定名为“卡梅尔”,轮式被称为“埃坦”。主要优势为大幅度减少车组成员,观瞄搜打高度自动化,安装有无人炮塔和无人机等远程武器,定位为重量较轻、行驶速度快、易于控制和维护、价格相对[_a***_]并且优化城市作战能力的步战车。

2016年8月1日,以色列网站公布了“卡梅尔”装甲人员输送车的照片和视频,8月24日开始进行测试。但是“卡梅尔”履带式装甲车的外观至今还不清楚,预计研究成功后的外观会和现在有比较大的差距。

这款卡梅尔在外观上给人最大的特点是采用玻璃化的座舱,感觉非常科幻的同时,也同时证明该款装甲车更重视速度和打击能力,在防御上***用更多的主动防御,而不是依靠装甲的被动防御,这对于常年在城市中摸爬滚打的以色列而言是一个设计思路的巨大变化,也说明在现代反装甲武器的制约下,单纯依靠装甲被动防御已经走不通了。

这点从“卡梅尔”战车总重量预计达30-35吨可以看出,比雌虎重型步兵坦克的62吨要轻不少,但是依然要重于我军的ZBD-04步兵战车21.5吨的重量。当然这也是和卡梅尔城市作战的定位有关,而且未来还有增重的空间

成员编制为2人,并排而坐,其中一人是坦克车长,这点和俄罗斯最新的阿玛塔坦克相似,大幅度减少车组成员将是地面装甲车辆未来的主流方向,大部分功能都尽可能实现自动化,如导航、驾驶、搜索目标、武器制导等,而每个一车组成员都可以独立完成这些操作。同时车上将安装遥控炮塔,配置中口径火炮,火炮有较大的俯仰角度,能够打击城区和山区目标。该车还将配置顶置式遥控武器站,安装一挺机枪和反坦克导弹,以打击较远目标。

这些都符合目前流行的减少人员,加强武器自动化的趋势,未来地面装甲部队的终极目标可能就是无人化自动操作,甚甚至AI编组操作。

动力方面“卡梅尔”将配备混合动力装置,在主发动机工作的状态下,蓄电池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为步战车提供电量供给。看来卡梅尔还很重视环保,当然混合动力最大的好处还是关键时期,在油料缺乏的情况下,能够持续作战,毕竟战争历史上因为后勤问题导致失败的例子太多了,尤其是以色列可被部分产油国视为心头大患。

而且“卡梅尔”将装备新一代主动防护系统,并且能够防止任何可能的网络攻击,还能防黑客,厉害了。据悉,新一代主动防护系统能够提供集体防御,也就是说,一辆装备该主动防御系统的战车能够保护其他并未装备主防系统的战车。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raigalanmiller.com/post/32771.html

huangp1489 2024-06-07 14:38 0

回答数 0 浏览数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