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战中,大名鼎鼎的莫洛托夫鸡尾酒是什么?
- 瑞典S型坦克为什么这么奇怪?无炮塔有什么优势吗?战力如何?
二战中,大名鼎鼎的莫洛托夫鸡尾酒是什么?
首先莫洛托夫鸡尾酒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鸡尾酒,它是一种土制***的别称。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入侵芬兰,芬兰士兵无论在人数或是装备都处于劣势,面对苏联红军的坦克芬兰士兵使用了之前在西班牙国家内战时,这种由共和派人发明的燃烧瓶武器。芬兰人把这种燃烧瓶武器称之为莫诺托夫鸡尾酒,用来招待苏联坦克。在之后持续的战事中芬兰人大量生产这种燃烧瓶武器,用以手或者掷石器投掷。一旦与坦克发生交战,就使劲摇晃几下燃烧瓶扔向敌人坦克,燃烧瓶里的硫磺遇见空气后会立即燃烧起来,燃烧的浓烟会进入到坦克驾驶舱内,浓烟会引起驾驶人员惊慌,驾驶人员一旦吸入浓烟身体便会立即感到不适,再者当时的坦克燃料都是采用汽油,坦克油箱往往都是挂在坦克外部;汽油具有非常强烈的易燃性遇火即燃从而可以引爆坦克。
当然莫洛托夫鸡尾酒瓶***在运用上是危险的,跟坦克距离很近,具有冒险性。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莫托洛夫鸡尾酒就是我们在绝地求生里面的燃烧瓶,最初是在西班牙内战时苏联人发明的一种武器,不过可笑的是正是苏联人发明的这小小的燃烧瓶却让苏联人在日苏诺门坎战役、苏芬战争中吃尽苦头,不过苏联人也吸取教训在苏德战争中也让德国人吃尽苦头。
燃烧瓶并没有统一的制作方法,只要在玻璃瓶填充易燃液体,然后在瓶口伸出一块引燃布,然后点燃投掷出去,让液体洒在要攻击的目标,引燃布点火引燃液体。因为早期的坦克发动机是汽油发动机,汽油易挥发、易燃,所以遭到燃烧瓶的攻击时很容易引爆汽油发动机。所以燃烧瓶才有作用,德国坦克正是因为装备汽油机,所以燃烧瓶才有作用,只要换装柴油发动机就没问题。
对于敞篷式目标还是有很强的攻击战果
伏特加是一种俄罗斯烈性酒,由于喝下之后有取暖的功效,因此在俄罗斯和北欧一些寒冷国家十分流行。
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却有一种酒的名气比伏特加还要大,这种酒是以苏联二号人物莫洛托夫来命名的,叫做莫洛托夫鸡尾酒。
(二战中的莫洛托夫鸡尾酒)
那么,这种酒为什么会在战争年代名声广为传播呢?
实际上,莫洛托夫鸡尾酒并非是一种酒精饮料,而是二战中土制***的别称。说起来,这种武器虽然以苏联二号人物莫洛托夫命名,但却并非是苏联人发明的。
在西班牙内战中,苏联支持了共和派,而这种武器正是由共和派人士发明。他们将汽油、橡胶,白糖等物都装在一个玻璃瓶中。在这种武器使用初期,还需要点燃瓶中延伸出的布条再进行投掷。到后来瓶中又加入了黄磷,可以直接扔向目标。瓶身破裂时,黄磷在空气中会迅速自燃,并且瞬间点燃飞溅的汽油,杀伤力惊人。
在二战中,多国军队都运用了这种制作简单并且杀伤力巨大的武器,甚至一些国家将它作为了反坦克常规武器。莫洛托夫鸡尾酒由此恶名远播,人们每每提及,都会感到战栗不安。
莫洛托夫鸡尾酒实际就是燃烧瓶。这种简单,适用的反步兵,反坦克武器。
二战中,德国的机械化部队所向披靡,特别是坦克部队。在前苏联,由于基础兵工产业前期遭到巨大损失,部队反坦克武器奇缺,步兵重武器奇缺,原有配备的12.7反坦克枪随坦克装甲的增厚几乎毫无用武之地,但是很快,苏联红军找到了坦克的弱点,即坦克后部发动机处。于是苏联红军就就地取材,在伏特加酒瓶内管灌上汽油,点燃投掷到坦克后部,引起坦克着火,这一招屡试不爽,特别是在城市作战中。后来,红军战士在酒瓶内又加入橡胶皮。橡胶皮在汽油的作用下变软,会粘贴在坦克上,增加燃烧度。同时在城市作战,和火力点攻坚中,燃烧瓶燃烧破碎声,和敌人的嘶叫声极大震慑了敌人。而且这种武器制造简单,材料随处可取,极受战士欢迎!
莫洛托夫,斯大林亲密战友,1941年任苏联外交部长。他多次与德国打交道,因此红军战士戏称这是莫洛托夫给德国的礼物,即莫洛托夫鸡尾酒!
(丫丫军事研究)在军迷中,“莫洛托夫鸡尾酒”的知名度极高,虽名为鸡尾酒实则是一种装满混合燃料的燃烧瓶,也就是就是土制***。以简便易用、威力巨大、火焰凶猛、水浇不灭闻名于世,而且其详尽的制作配方也并不是什么秘密。而且发明者也不是苏联人,那和时任人民委员会***(苏***理)的莫洛托夫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会用莫洛托夫的名字来命名呢?
曾经在德国进攻西班牙时,西班牙人拿不出更好的对策来对付坦克,在绝望中他们发明了一种极其简易的反坦克武器―――装满混合燃料的燃烧瓶,攻击坦克时向坦克投击燃烧瓶。一旦瓶子在坦克上撞碎之后,流出的黄磷在空气中立即燃烧,火焰猛烈,这种武器往往给坦克造成极大的破坏。
“苏芬战争”伊始,苏联轰炸机轰炸了赫尔辛基和图尔库。面对国际社会的指责时,莫洛托夫代表苏联***发表声明称,苏联飞机向芬兰投下的不是***,而是救济物资,芬兰军民便将苏联***称为“莫洛托夫面包篮”。 愤怒至极的芬兰人又想出来了借用了之前在西班牙内战时发明的***武器用来对付苏联坦克,并将这种***称为“莫诺托夫鸡尾酒”, 之后芬兰军方在持续的战事中大量生产了莫洛托夫鸡尾酒。芬兰士兵用“莫洛托夫鸡尾酒”烧毁了大量的苏联坦克,从而让这种默默无闻却又简易有效的武器一战成名。
后来苏联人在卫国战争时面对如潮水般的德国坦克时,又利用了这种可怕的武器,在二战东线战役中莫诺托夫鸡尾酒的使用达到极致,由此可见,其实最早使用土制***作为反坦克武器的是西班牙人,只不过是西班牙人的发明创造后来却被芬兰人发扬光大。
瑞典S型坦克为什么这么奇怪?无炮塔有什么优势吗?战力如何?
▲S坦克的正面,可以看见其还装备了格栅装甲(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起瑞典人的S坦克,最让军迷感到神奇的就是其是一辆无炮塔坦克,因此从外形上看S坦克更像是一类坦克歼击车,而不是坦克,当然,不管如何,瑞典人叫坦克,我们就姑且认为它就是坦克吧。那为何瑞典要设计这样一型外形奇特的坦克呢?
▲瑞典S坦克的多视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主要是因为瑞典人在这型坦克的研发上更加注重提高坦克自身的防护,并大幅度控制高度和重量,而前者可以大幅度降低被敌方反坦克武器命中的概率,后者则是为了适应瑞典这身多森林及多沼泽的环境,另外就瑞典人当时设计这个坦克所处的东西方冷战的时代背景来看,其更多是为了让该坦克更好地进行防御作战,因此综合上述几点来说,将S型坦克设计成这样一型无炮塔坦克也就不难理解了。当然,虽然没了炮塔,但是S坦克的本领可不低,首先,由于其***用无炮塔设计,因此可以将全车所需的防护重量集中分配在车体上,进而提高了车体的防护,同时由于没了炮塔,该坦克的高度也大为降低,这样一来其被命中的概率也就降低,且无炮塔设计还能带来制造方便,节约成本,容易布置火炮自动装弹机的好处。
▲因为装备了液气悬挂系统,故而S坦克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不同车体的高度(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就S坦克的战斗力来说,除了在防护能力上别具一格外,其在火力上也是不错的,它装备有一门配备有自动装弹机的62倍身管长度的105毫米线膛炮,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的初速可达1463m/s,且射速可达10-15发/分钟,另外由于其配备了的液气悬挂系统,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形调节不同的车体高度。总之,这样一型外形奇特的坦克在其设计的那个年代还是一款战力不容小觑的装甲装备。
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赞同回答的话,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
如图,见过神的,见过这么神的坦克吗?凭坦克主体俯仰,来完成主炮射角变化,主炮没有炮塔,与车体这样构成一个整体,不得偏移,亦不能产生高低变化,车体一张一合,以实现远近距离射击,看似随心所欲,却可以大为降低车体高度,仅为1.9米,当今世界主流坦克,豹2为2.79米,英国“挑战者”2更有3.50米之高,二战时的“谢尔曼”更有4米多高。实验表明,这对依托地形地物,隐蔽待击大有好处。对比过豹1,射击时间需要13秒,命中率为70%,而豹1至少23秒,命中率为65%。这便是瑞典S型坦克,全称S Tank - Strv 103无炮塔坦克,1967年开始装备部队,到1***1年停产时,共生产了290辆,便被德国豹2A4替代。
▲见怪不怪。任何国家装备都是自己作战思想的产物,瑞典这么整,必有其因。1958年设计之时就规则,它必须低矮,有良好的防护,有较轻的重量,低矮利于隐蔽,大约也只有无人炮塔可缩小被弹面;防护力强,以提高生存能力,才能更好地消灭敌人;没有较轻的重量,怎能完成在任意地势间的机动?我们知道,瑞典多山,不便机动,那就寻求一种可以原地不动,利于定位射击,利于隐蔽的坦克。坦克不动,没炮塔,易于自动装填,射速当然就高,防护好不怕打,自然战力不菲。只是这样,不便于行进间射击,瑞典打得是防御,它也没有行进间射击的要求,于是就这样做起来,也见瑞典军工人的精心独到。
▲自研与进口。在寒冷而潮湿的泥沟里打滚,没有液气悬挂是不成的,在高山与草原,以及农田间行军,一是机动能力,一是动力,二者缺一不可,只是当时,瑞典什么也没有,作为二战的中立国,战后又得已一面面对苏联,一面是北约,中立不中,在欧洲各种经济与政治联盟,都有瑞典于其中,虽未军事上正式加入北约,但其地位不言自明,因此欧洲还是美国都门清,知道瑞典的心,所以要什么就能给它什么,不会为表面的形式所困。什么美国的液气悬挂,波音的燃气轮机,罗罗的汽油机,都能敞开了对他供应,得以这种应如自如的政治地位,瑞典想发展什么,都能成功。
▲生于忧患。作为西欧山国,瑞典有非常辉煌的昨天,但其摆脱不了苏联与西方的挤压,一度想发展核武器,美国施以极大压力,不得已放弃,但他有这个能力,都不否认。瑞典的军事能力不只拥核的若隐若现,其战斗机、潜艇、战舰,在国际上那都是有一号的,从“鹰狮”战斗机,到AIP技术,在技术上卓异而立。表现其军事能力上,其兵源数字为总人口的0.72%,比美国都高,一个中立国的军事能量,任何人不敢小觑。1***1年,瑞典对这种坦克回过神来,以为走了弯路,只能防,不能攻,这样不成,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呀,因此随放弃发展,转而引进了德国豹2,在加固防护后,成为自己的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