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款本田英诗派汽车评测?
- 想成为一个汽车测评人如何开始做?
- 在哪里可以查到汽车历史价格?有靠谱的推荐吗?
- 汽车发动机没有国外先进是因为设计上还是精密仪器制造上的差距?
- 为什么坐别的车都不晕车,但只要坐那种新能源电动车就感觉整个人犯恶心晕胸?
22款本田英诗派汽车,提供两套动力总成,其中,燃油版继续搭载1.5T 发动机,发动机最大马力194匹,最大扭矩260牛米,匹配CVT变速箱;混动版依然搭载了本田第三代i-MMD混动系统。
由一台最大功率为 107千瓦的2.0L发动机和一台净功率为135千瓦的驱动电机共同组成,电动机总扭矩达到了315牛米,匹配E-CVT变速箱
想成为一个汽车测评人如何开始做?
你好。我也是刚刚开始做。并不算测评人吧。分享一下汽车知识。二手车知识。
第一你要有足够的车源渠道。
第二先去做。不要想那么多。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还能越来越好
第三坚持。网络世界这么大。除非有团队,金钱支撑否则不可能很快就火。
我已经做了十多天了。目前最大的困难是文案和拍摄手法剪辑。这些都可以累计经验慢慢改善。希望对你有帮助。
视频加载中...
如何成为一个汽车测评人
其实讲到这个问题,我自己没有太多的话语权,因为我还在努力成为汽车测评人的路上。不过结合看过的听到的资讯,站在客观的角度,我感觉作为一名合格的车评人应该具备以下几点特质:
第一,保持一颗事实就是的心,不要因为金钱而将你的初心给毁了(当然这个很难,就看自己的坚持度了);
第二,要有扎实的汽车专业知识,泛泛而谈是注定不会长久的;
第三,要能说会道把枯燥的东西讲的有意思,这个属于个人软实力了,多练习是没错的;
第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抵抗网络暴力
其实车评人并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样容易,每个工作都有自己的难度,车评人背后找厂家借车做评测不容易,写剧本脚本不容易,拍摄和后期音***处理不容易。
现在网络上做得比较好的,可以关注下《萝卜报告》和《38号车评》,这两档节目,目前看起来是比较成熟,研究后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至于个人如何快速成为一个汽车评测人,知乎上的回答:从汽车相关行业(汽车销售、汽车编辑)出来做测评,会有一定的专业优势;如果只是普通爱好者/键盘侠,需要多一层考验了。
1,先了解汽车知识,做好各大汽车厂家的品牌及车辆参数,分析好优缺点,认真测评,关键还看你是以文章评测还是***评测,***评测口才也是很重要的,文章就需要笔杆子好了,充分剖析,抓住观众心里,不要一味的好话,最好实事求是。
2,评测车辆的来源,车辆的动态,静态,等全方位评测,不要纸上谈兵。
在哪里可以查到汽车历史价格?有靠谱的推荐吗?
我个人不建议汽车之家,广告营销太严重,同一台车。武汉和北京显示价格不一样,套路太多,具体就不说了,(反正新车不看北京,二手车不看宁波)个人推荐,车行168,(可能有点小众,但是上面价格真实,相当于汽贸城一样,)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推荐去懂车帝或者汽车之家查看汽车历史价格!
1.懂车帝
平常看汽车外观,内饰,配置,型号。我比较喜欢在懂车帝看,因为我经常刷头条,所以想要看车就不用切换软件,直接看,方便。懂车帝算是个垂直的汽车资讯平台,除了有汽车的图片,评价,价格,经销商信息,更重要的是有汽车相关的文章***,不仅仅从客观冰冷的数据中去了解一辆车,也可以通过汽车测评人,实际用车人的驾驶感受,乘坐感受去衡量一台车。😄当然,里面也有一些营销的引导信息,不过还在合理范围。
2.汽车之家
如果说平时了解车喜欢在懂车帝,那要到买车的节点我会来汽车之家。汽车之家定位更全面,里面不仅有汽车的基础信息,还有各种的车展活动,汽车营销优惠活动,更重要的是每一台车都有个***计算器,点击一下就能了解到车辆的价格,例如首付多少,保险多少,利息多少等等。经过实际验证,里面的价格与4s店价格很接近,这给到买车人很重要的一个参考。
3.总结
两个平台都能查到汽车历史价格,比较起来各有所长。如果你想看看车,又想看看新闻***,那就用懂车帝。如果你想尽快买车,看车,又想了解各种车展活动,那就用汽车之家。
汽车发动机没有国外先进是因为设计上还是精密仪器制造上的差距?
主要还是品牌号召力不够,卖不上价去于是为了压成本导致的!一套模具[_a***_]一万个产品是精品,生产两万也能行,但是差距确实明显!再一个,某国工人没地位,薪酬压倒底还996,卖力是没办法,凭啥给你尽心力?
不是制造上的差距是研发上的差距,我国的汽车工业时间还很短,但是发展的很快,可以看到有好多的国产品牌汽车都在研发自己的发动,但是独立研发的时间比较长,为什么呢,因为生产出一款产品是需要经过实际的产品可靠性的检验的,而汽车发动又是汽车的最为关键的部件它的产品的实验周期是很长,为什么大家都说日系产品的可靠性强,车子耐开,因为它生产的大部分产品都有一个全生命周期的验证和调试、更改,这是需要一个很长时间的积累的,这就是为什么好多国产品牌用国外汽车的发动了,
因为我国近些年工业发展迅速,所以具备了工业制造的机器设备,但是只是具备了制造和模仿的技术,但是为了不违反技术专利我们起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叫做逆向研发,简单说就是100%抄袭
综上,我们缺少的不是设备,是新产品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验证
国产汽车制造厂同国外汽车制造厂家在体制上完全不一样,国产汽车制造厂实际上是一个汽车总装配厂,不具备研发、设计、制造能力,只是把各个总成零部件厂生产的总成零部件拿来总装配在一起调式一下,从零部件厂拿到的总成零部件也不是最先进的,是属于失去知识产权保护的通用品。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美、欧、日的汽车生产厂家,制造汽车都是副业,主业大多是航空、航天、航海、军工装备、各类高级机电装备制造集团厂,因此本身有强大的各类机电产品研发、设计、制造能力,其本身的研发、设计、制造团队还是终身服疫于一家企业,限于其本身的雄厚科研开发能力用在汽车上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比如:奔驰(航空发动机)、宝马(航空发动机)、通用(坦克、装甲车军用车辆)、克莱斯勒、丰田、尼桑、大众等,其开发设计最好的总成零部件都是自用,绝不外卖,待落后再外卖,国产车厂自己没有研发、设计、制造总成零部件能力只能买淘汰的产品,比如发动机。国产的汽车制造厂也有综合厂,比如长安厂,本身主业是造枪炮弹技术起点低也没有研发、设计、制造能力,只能当总装配厂仍然是仿制模仿,如果去掉关税保护,国内汽车制造厂无法竞争只能全军覆灭。
项目立项,再到设计研发,研发定位,再到制作样机,再不断验证,调试,再调校,再定型,再验证,反复求证,直到合要求,全面达标,再试产,试用,试用后,反馈无问题再推广使用。在这些过程所用到的设计技术,工作经验,数据精准,模俱技术,铸造工艺,原材料配制,热工艺要求,冷处理要求,机械加工的精谁度要求,装配技术,每一个零配件都要求走这一流程,如此多的部件组合一起,其中的误差,偏差,公差,累程误差纠合一起,综合性的要求必是很高的,只有这样才能出好的发动机。
在精密的仪器也得用人操作,现在我们的技术不是不行,我认为还是人的问题,现在大家德国技术先进,日本的车比我们的好为什么这么说,首先说工资德国员工和曰本员工的工资收入比我们高员工工作认真仔细,现在都说大国工匠而我国的高技术人员能多少收呀,两相对比这问题还是出在人身上,我国不是不能出好产品而是人为造成的,粉密仪器在操中差一根发丝的十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大家想差那去了,薪水底了谁还那么认真仔细的干呀,我本身和技术有关所以找这么认为。
为什么坐别的车都不晕车,但只要坐那种新能源电动车就感觉整个人犯恶心晕胸?
我们这里刚换电动公交车时朋友说这车辐射太大,理由是以前坐公交都不晕车,而现在坐公交动不动就晕车。其实我觉得辐射是***,不适应电动车的行驶感受是真。之所以很多人坐电动车就晕车主要和电动汽车的特性有关。
1、起步
正常燃油车起步时需要离合器逐渐结合传递动力,这个过程相对柔和,给人的感受非常平稳,不闯动,这样就不容易晕车。而电动汽车电动机与驱动轮之间是直接连接,起步时电机一通电动力直接加载上了,而且电动机动力响应比内燃机快多了,因此起步瞬间就会有点晕。
2、行驶
燃油车发展到现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行驶和乘坐的舒适性上也有很多技术,比如手动挡车离合器上设置有开关,ECU通过检测离合器开关和油门踏板来推测驾驶员的意图,从而在换挡时适当降低发动机扭矩使得换挡过程更加平顺。行驶中收油门时ECU会补油让发动机转速平稳下降以减轻收油时的顿挫。而纯电动汽车这几年才炒起来,在驾驶性和乘坐舒适性上的造诣肯定没有燃油车深,动力系统的设定并不一定是最舒适的。比如行驶中松开油门就有动能回收、再次踩下油门后不管你踩多轻电动机总是异常亢奋,力图让你瞬间晃一下以显示电动车的强大动力。晕车绝对有它的功劳。
3、刹车
普通汽车刹车时只有刹车片与刹车盘或者刹车鼓摩擦减速,司机熟悉刹车特性后很容易把制动力控制在很线性的范围内,让人觉得舒适。而电动汽车刹车时伴随有制动能量回收,也就是说踩下刹车的瞬间刹车片与刹车盘或者刹车鼓摩擦减速的同时电动机也在消耗车辆动能,而电动机的阻力驾驶员很难控制,因此只要司机一踩刹车不管轻重作用在车辆上的制动力总是偏大,结果整个制动过程乘客的身体其实是一直向前倾倒的,直到司机松开刹车踏板后乘客身体突然后仰,这个过程最容易导致晕车。
4、神秘的怪味
这一点在纯电动公交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发现纯电动公交车上有一股非常难闻刺鼻的气味,是那种闻一下能够贯穿你身体的气味,记得第一次坐纯电动公交时刚上车闻到这股气味后已经十几年没晕车的我瞬间又找回了那种熟悉而又难忍的晕车感受。有人说这是电池工作释放的气味,不过我觉得可能性不大,更大的可能性应该是车内材料的气味,也许是电动车辆在防火等方面要求比较高因此使用了不同于一般公交车的材料才导致这股怪味。毕竟以前的燃油公交车新车上也没这么大的气味。
5、噪音、震动
我总觉得汽车声音越大越吵越不容易晕车,发动机抖动越厉害也越不容易晕车。可能是发动机有节奏的声音和车身的震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吧。有些喜欢车的人甚至还会根据发动机声音判断转速,而车辆的抖动更是像极了有些人坐着时抖腿。注意力分散了晕车的可能性就更低。而纯电动车跑起来跟鬼一样悄无声息,唯一能听到的怕是电动机转速提升时的嗡嗡声了。按照前面所说这个声音应该能分散注意力啊,其实不然,电动机提速的声音和汽车提速的加速感配合下人们更容易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