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欧洲国家的汽车大部分烧柴油,而中国和美国用汽油?
- 为什么同样是125排量摩托车 有的耗油有的省油?
- 丰田与本田节油模式哪个更实用,长期使用ECO模式会产生积碳吗?
错误描述纠正_欧洲汽车保有量「大部分」不是柴油动力
- 提到柴油动力汽车往往会联想到商用车型,比如重卡和大巴,其形象标签一般为:黑烟,噪音,振动。
由于柴油发动机采用「压燃试点火」技术,以超高压缩比引燃热值更高的柴油。这种内燃机则必然会有更大的扭矩,在低转速时即可实现足够高的输出功率;说白了就是能够以低转速保证驾驶体验以实现节油,所以在欧洲汽车市场的早期备受欢迎。然而在中美两大汽车市场却被没有被乘用车型认可,这是什么原因呢?
1:柴油在燃烧时产生振动程度更强,机体会因强烈振动而引起共振。所以柴油发动机的NVH(噪音/振动/声振粗糙度)的表现比较差,相比热效率偏低的汽油发动机无法为用户带来理想的驾乘体验;于是挑剔的北美与中国汽车市场的C端用户就不会接受这种车,那么欧洲用户是不是要求很低呢?
2:柴油发动机由于做功时会产生很强的振动,结果造成了柴油发动机不宜以“过高转速”运转,否则振动造成的机体磨损程度会非常大。于是柴油发动机的极限转速往往会限制与【≤4000rpm】的范围内,超过3000转实际就算高转速驾驶了;然而(转速×扭矩)才等于输出功率,柴油机低转速有大扭矩的支持能保证中低车速区间加速感良好,但转速的限制决定了高速区间的加速能力很差,所以欧系车的高性能选项还是以汽油机为主。
欧洲在二战战后的诸多国家均经历过经济危机,其中就含有普遍认为的汽车工业大国。而欧洲的产油国毕竟很少,以英国、丹麦、挪威和罗马尼亚四国为主,其探明石油储量仅为全球的1.5%;俄罗斯的石油储备地区又多在亚洲部分,所以才会有「欧佩克」的出现。用车成本的高以及汽油动力汽车普遍的高能耗,这两决定了欧洲汽车用户更能接受柴油汽车。
重点:欧洲汽车保有量平均值并不是很高,其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汽车保有量总和仅与中国或美国相当。其平均值不高则各个成员国可有效控制尾气排放,对于排放物主要为“氮氧化物”的柴油发动机自然也能够认可了。然而中美两国的汽车保有量过大,对于柴油汽车是需要一定程度控制的;然而美国的人均GDP与汽油价格的比例很理想,使用汽油也不会感到有压力;国内则是汽车用户普遍比较挑剔,所以对于柴油动力汽车的态度是若即若离。
为什么同样是125排量摩托车 有的耗油有的省油?
125排量相同点摩托车,但实际使用过程中,有的品牌摩托车耗油大,但未必动力就非常强劲,但部分品牌摩托车耗油小,但却动力很足。这是最关键是发动机的技术问题,发动机制造现在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即发展,但部分工艺关键的环节不会对我公开。
丰田与本田节油模式哪个更实用,长期使用ECO模式会产生积碳吗?
您好,这要看情况,发动机一般是转速在2000-3500转,负荷较大时(也就是节气门较大)最省油。如果当果发动机转速不太低,有1800转以上,就不降档,增加节气门开度;如果转速很低,增加节气门开度动力也不够,也不省油,必须降一档。
丰田汽车和本田汽车,都是以低油耗著称的日系品牌。这两个汽车品牌的节油模式都是非常给力的,不过还是存在一些不同。笔者就先来分析一下丰田汽车和本田汽车的节油模式。
首先是丰田汽车。只要你启动丰田汽车,那么丰田汽车就会自动启动ECO模式,只要你不关闭ECO模式,ECO模式就会一直处于工作中。但是即使说处于ECO模式,实际上车辆动力的输出不会受到影响。如果需要急加速的时候,当你深踩油门,你就会发现仪表盘的ECO字样消失,此时车辆就不再处于ECO模式而是处于普通驾驶模式。可以说,丰田汽车这样的设计,还是很科学的。
本田汽车的ECO模式也可以起到节油的作用,但是运行模式上就没有丰田汽车那么智能了。比如说你驾驶的是搭载了2.4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艾力绅,如果启动ECO模式,那么你就会明显感到动力减少了。甚至不少车主反应,使用了ECO模式之后,就会感觉汽车的动力只有1.8L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