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拥有怎样的生活和工作算的上中产阶层?
2019年底中国人均GDP过1万美元,居民人均收入3万多,3口之家年入10万元,这是基本的,还要有人均40平方米住房。而且还是商品房,有房子者必有车。所以,当下中国之中产,在县城及以上城市有商品房100平方米以上,家庭年入15万元以上,农村则要有200平方米住房和家庭年收入10万元才能算中产!
这个问题在什么时候回答都不晚,因为时代是发展变化的,每个时代的标准可能都不一样。
“在中国拥有怎样的生活和工作算的上中产阶层?”,现回答如下:
一、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出台的相关标准,中产阶层的月均收入起点定点在5000元人民币,高点定在10万元人民币。而国际上的通用标准是凡年收入达1万美金即可称之为中产阶段。
也就是说中产阶级的定义实际上不是用一个准确数来定义的,通常只是用个人的年总收入(呈区间状)来衡量。
个人认为每个地方每个时代其中产阶级的划分应该是不同的,至少应该与当地的生活水平相结合。
二、我眼中中产阶层的生活或工作应该是符合以下标准的:
1、工作方面
a、收入稳定且不时增长
b、有社保与五险一金
中国天大地大面积广,中产阶层衡量标准真不好统一核算,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所谓中产阶层根本不可能是一个档次,农村更加不用说了。
打个比方说有房有车用钱不愁可算得上中产阶层,可一线城市和农村的房价相比,城市人算大财主,农村人只是贫困户,而城市人背着房贷又是欠债户,农村人有田土却是地主,谁能说出谁是中产阶层。
中国的中产阶层不分地区,只有一个审核标准,家里有人得大病住院后,仍有饭吃不缺钱,才是真正有金矿的产业家庭。
元旦***期,我和好久没见的一个姐们约会,聊了聊各自的工作和生活,没想到她现在在做金融猎头,给一些著名投资公司挖角,或者帮投资人找更优厚的职位,听她说,经手的都是几十上百万年薪的,还有年薪几百万的优秀vp之类的。
金融圈子里做到一定岗位或资历基本可以看作是中产阶级或者富豪阶级。
有一本专门讲中国社会阶层划分的,说到中国有9个阶层,1-3是上层,4-6是中层,7-9是下层。中产阶级大约处于5-6层。
在北京我认为达到中产,夫妻双方有一个是企业高管,有1-2套优质住房,家庭年收入不低于50万+,车子BBA或以上,夫妻双方有强劲的商业保险保障,儿童教育非常舍得支出,能经常性享受一些高雅爱好和兴趣,一年有多次长短途度***,消费习惯已达到财务自由的第三段。
不过,也有些观点认为中产阶级是最悲催的群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若小康阶层知足常乐,不若富豪阶层随心所欲。赚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欲望上涨的幅度,一山看着一山高,像夸父追日一样追逐不停歇。
前不久,中兴子公司42岁高管跳楼,留下一个6岁一个2岁的孩子,妻子好在还不是全职太太,有一份年薪20万的会计工作,双方父母年事已高,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留下孤儿寡母还要继续生活。
男人习惯回家之前先在车里坐一会儿抽根烟,这就是中产阶级的焦虑和压力的缩影。
在中国拥有怎样的生活和工作算的上是中产阶层,这个问题恐怕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答案,因为对于中产阶层这一概念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衡量指标,都只是大致的、范范的衡量判据。我个人认为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一个普通的三口人之家能算得上中产阶层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大致是这样的:
(1)夫妻二人都有稳定的、体面的工作,如国家公务人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医务人员、教育工作者、公安政法司法人员、金融从业人员,等等,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2)夫妻二人都有稳定的工资性收入,年收入总和最少在30万元以上(税后年收入),一家三口人平均年可支配收入在10万元以上。有稳定可靠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3)有自己独立居住的住房,没有住房***的压力,或虽有住房***,但使用夫妻二人的住房公积金完全可以还按揭***,还贷不影响家庭生活质量。当然现在拥有家庭轿车已不是任何问题了。
(4)子女能够接受普通的、大众化的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夫妻能够支付子女一般性的个性化教育和课外深化教育的学习费用。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时,夫妻能够支付子女的学费和生活费用。
(5)家庭除了具有稳定的工资性收入,衣、食、住、行无忧之外,家庭还应具有一定的货币性储蓄和金融类资产,确保家庭具有一定的应付突发***件的能力和抗击压力的能力。
(6)家庭生活丰富多样化,在工作之余能够享受外出旅游、欣赏音乐、美术、演出、体育运动等各类活动,情趣高雅。
我认为具备上述特点的家庭可以算是中产阶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