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开箱工艺流程?
- 当纯电动车续航普遍超过500公里,还存在续航焦虑吗?
特斯拉开箱工艺流程?
特斯拉的开箱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车辆从生产线下线后,会进行外观和内饰的全面检查,确保没有任何瑕疵。然后,车辆会被清洁和抛光,以确保外观的完美。接下来,车辆会被装配上轮胎,并进行轮胎平衡和对齐。随后,车辆会进行电池充电和系统检测,确保所有电子设备和功能正常运行。最后,车辆会进行最终的质量检查,包括测试驾驶和安全检查,确保车辆符合特斯拉的标准。整个开箱工艺流程旨在确保每辆特斯拉车辆都能以最高质量交付给客户。
当纯电动车续航普遍超过500公里,还存在续航焦虑吗?
刚刚入手比亚迪海豚,405km标,实际不可能跑的电池没有电再去充电,基本上20—30%左右剩余电量就会去充。入手一个月不到,跑了1200多km 充电不到100块,感觉就是一个字,真特么的“省”。管他油价涨跌,与我何干?
说说驾驶感受,很爽,很爽。
说说里程,跑300km以上很容易
说说充电,小区附近5km以内有许多充电桩,非常方便。下半年自己的车位拿到了,安装私桩更爽。
说说有没有焦虑,跑市区,完全没有焦虑。跑高速呢?也跑了几趟,完全没有焦虑。
至于跑500km以上行程,我不确定。但是,我买个车,主要是为了代步,又不是为了跑长途。有多少车主一年会跑几趟500km以上长途?我敢打赌,95%以上的车主一年都跑不了几趟这么远的地方。
电车还有个地方完胜油车。
午睡啊,我把空调打开睡午觉,很舒服啊。油车敢这么干吗?(不怕尾气中毒的随意)。
电动车目前面临的问题不止是续航里程。充电时间同样重要。如果能解决随时随地能快速充满电的问题,哪怕续航里程200公路都可以接受。
市区内代步上下班使用,一天50公里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即使有突***况,一天100-150公里也是足够用的。为什么要发展长续航电动车呢?就是为了让电动汽车用起来更接近燃油汽车。毕竟燃油车随便一箱油都可以行驶500公里以上。而电动车的500km续航,水分是非常大的,完全是等速航行得到的续航里程,与工信部油耗一样,实际使用中很难能跑出500公里,这个续航里程只是在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做到的。
而所谓的续航里程焦虑症不在于剩余里程有多少,而是看到里程不断缩短,而无法充电造成的焦虑。对于城市内用车来说,长续航里程的车辆,只是减少了充电次数而已。就像上面说的,上下班一天50公里足够,有突***况每天100公里左右也足够。500km的续航可以五天不必 充电。200km续航的电动车,可能两天充一次电。500km续航,可以跑一些小长途。200km续航的车型,只敢在市区转转。
但是无论续航里程有多少,终究要面对一个问题,续航里程不断减少、需要找地方充电。这才是难点,家里很少具备安装快速充电桩的条件。大多数小区电网无法担负几十千瓦到上百千瓦的负荷,而慢速充电桩充满电需要十个小时。而充电站覆盖很差、比起加油站数量少很多,还有相当一部分充电站要么无法使用、要么没有位置、要么被燃油车占据,快充很难。如果充电站向加油站一样多,充电像加油一样容易,燃油车加油需要5分钟,电动车充电10分钟,那么续航里程200公里就可以满足需求。但目前快充需要充30分钟,还只能充满80%。
女:老公我们一会去外面玩吧。男:不行啊,车子没电了。女:咱家车子不是500公里续航吗?男:500公里续航也会有没电的时候,我准备今晚回家充。女:我就要去玩,你自己找充电桩充电!男:我这就去找!女:老公,都下班了你怎么还不来接我。男:我还没找到充电桩,而且车子好像要没电了……全剧终!
在电池技术遇到瓶颈的当下,各家车企只能用堆电池的方式增加续航,尽管这样的方向并不正确,但也的的确确解决了一定程度的续航焦虑问题。市面上出现了不少续航500km以上的车,有人说续航500km以上就不会再有续航焦虑的存在了,但实际上续航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依我之见即使续航加到1000km,续航焦虑依然不会有很好的解决。
NEDC续航真的准吗?
我们最常听说的NEDC续航是New European Drivig Cycle的缩写,这个标准虽然是大多数车企采用的测试标准,但是它并不准确。与实际的路况相比,NEDC的测试实在是太简单了,而且整个测试过程中不开空调,不开音响,不开座椅方向盘加热,不开窗,这样的测试结果还有什么参考价值呢?实际上大部分的车主也反映,即使不在极端天气里驾驶,自己的纯电车续航也只有NEDC的8,9折,这个数字在冬天甚至要到7折以下。一辆续航500的车,打完7折还剩350km,车主不焦虑才怪呢。
续航焦虑的真正来源
我跟一个开model3的哥们聊过续航焦虑的问题,这哥们买来的新车表显EPA续航在380km,用了半年以后这个数字降到了355km,尽管半年才掉了25km,但是哥们焦虑得不行非常急迫的去预约电池健康检测了。哥们家住镇江,每天在南京上班,来回也就150km左右,但是但凡中间再喊他去哪,他一定会以没电了拒绝。说到底续航焦虑的来源是下一个充电桩的未知和电池的不断衰减。现如今的电动汽车,一般两三年之后的衰减就已经相当严重了。
配套设置的焦虑
在一二线城市,如今开一辆纯电车想找充电桩的难度并不大,但是在4,5线城市中并不那么容易。如果去较为陌生的地方,这种续航焦虑还真不是多个1,200km就能解决的。说到底,充电设备的定点和普及才能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快充的时间进一步缩短,并且充电站点和加油站一样3公里一个,相信纯电车主的续航焦虑可以减轻很多。
随着排放的严格,继续在传统内燃机上大做文章的成本已经高到难以承受和效果甚微。所以我们几乎可以断言五年之后是新能源车的天下,但是这个过程必然是阵痛且曲折的,续航焦虑的解决也需要一步一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