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以及“道可道,非常道”,两句话中的道有什么区别?
-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是什么意思?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以及“道可道,非常道”,两句话中的道有什么区别?
同样的“道”一个很具体,一个更抽象,闻道有先后,应该指的是对知识的掌握上每个人在时间上,领悟上的差异。道可道非常道里的道,应该泛指世间万物运行的一种规律。中国语言的特点,概念不是特别精确,只是通过使用习惯上去领会,就可以意会到它的本意。这大概是文化上的含蓄和中庸长期形成的一种特有气质,和国画与书法上的“留白”是想通的,点到为止,尽在不言中,还有现代版的“你懂的”,是一种处世方式,也是一种智慧所在,更是在为自己的“责任”留有充分的余地。它的弊端就是不求甚解,周旋而不锐进。
依我的思想感触言之。所谓的”闻道有先后”里的这个”道”,应是指道理,或言知识,即,一个人获得知识或者晓得道理是会有先后之别的之意。而”道”可道里的这个”道”则是指的自然规律和宇宙法则之类的充满玄奥的”人文道义”。后者比前者更加广博,宏观,也层级更高远深邃。
谢邀。
先说答案吧。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中的“道”,指的是“由是而之”,也就是说去践行“仁义”,便是“道”。
“道可道,非常道”中有三个“道”分别是“人道”、“言说、执用”、“至道”的意思。
作一下解释: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语出韩愈《师说》,这里的“道”是韩愈对“道”的理解。
那么韩愈对“道”是如何理解的呢?
韩愈《原道》: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中的“道”,指的是“道理”“某项知识”,是“道”本义的引申。
“道可道,非常道”中的第一个“道”是与本义“路”的意思一致的专有名词,即“客观事物运行的轨迹”,“应该因循而不该违背的动态行事原则”;第二和第三个“道”是名词作动词用,是“沿着道走”的意思。“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路可以沿着它走,但没有一条能永远走的路”。
即使同为名词,二者的含义也不同。
谢邀!“道可道,非常道”。祖先的国学文化,精,深,博,大。非三言,两语说明,道清。道,有天道,人道。道可道,非常道,内含因果,辩证关系,人在道上,怎么行道,全在悟性,感知了。凡事,天道,人道兼顾则为上了,故,道可道,非常道,要看你怎么去领会,应用,把握了。古人关于“道”的史料不少,道与常道,因人,因时,因事,自个去品味了,简复不当,请赐教哟!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是什么意思?
随着深入研究《道德经》后我了解到,原来我们市面上的通行版本《道德经》个别地方是有变动的,1***3年对马王堆汉墓抢救性考古挖掘,挖出了大量文献,其中就有老子的《道德经》,被现人称为《道德经》帛书本,已经出版文献,并且网上已有原文流传出来,带着求知的态度找到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原话,在《道德经》帛书本里,这句话的原句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这句话我自己感悟到的意思是:道是可以参悟的(我们取动词吾道的意思),但道并非永恒不变,任何事物我们可以为其定义命名,但任何事物也是变化着的并具有多面性,我们的命名也只能给他其中的一个特性命名,不能涵盖所有
具体翻译灵感
一、该句作为《道德经》道经的第一章,往往我们看到的所有书,开头部分都是在做总结,而大部分翻译是:1,能说出来的道便不是永恒的道,2,道可以说,但不是大家所理解的道,
这两句翻译显然都对,但我个人更倾向老子有表达出道的一些概念,而不是给人一个模糊的指导,所以才有了我自己感悟到的带有道的一个特性的总结(这句话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没有批判的意思,仅发表个人感悟)
二、为什么我把道可道中的第二个道取悟道的意思,首先我们看下与之对应的下一句: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我的翻译和大部分人的翻译把第二个名都翻译为动词,起名或命名的意思。古人文本本来就工整,所以我把前面的道可道也,中的第二个道也翻译成了动词,取悟道之意
三、随着深入研究《道德经》,我找到了一个家传版本《道德经》与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本《道德经》相结合的一个版本(有不少字和现世通行版本不同)这个版本与通行版最大的不同是对《道德经》每一个章节都有一个总结。而这个家传与帛书版结合的综合版把这一章节总结为两个字:观妙,翻译成我们现在的意思也就是探查找寻道的奥妙的意思,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道的奥妙的一个总结,既然是总结,我想老子也是有要表达告诉我们关于“道”的一些秘密的意思
出与以上三点原因,我自己感悟的翻译内容如上,仅供参考,关于帛书本这一章的整篇翻译我有一篇文章发表了些个人见解,欢迎道友们能光临捧场,不吝赐教。能与您们同修我便感恩戴德,一起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