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有人说欧洲人认为日系车质量差?
- 日系车大脆皮?为何凯美瑞、雅阁中保研成绩集体好评?
因为汽车就是欧洲人发明的,而且欧洲人在几百年的汽车文化的熏陶之下,欧洲人选车的理念更为成熟,也就不太容易轻易的被人所忽悠。
比如号称百年开不坏、一车传三代的宇宙超级奢华品牌——雷克萨斯,如果在欧洲也是像在中国那样搞只有加价才能提车,会被所有的欧洲人全体唾弃!而不是会变得更为伟大。
我知道这么说,有些人会不服气,觉得日系车到哪都是天下第一,丰田车尤其更是这样,是世界的丰田!雷克萨斯更是王牌中的王牌!所以现在正是发大财的机会,我给这部分人指出一条明路。
因为这些年丰田车在欧洲的销量一直都比不上奥迪,还不如斯柯达,而雷克萨斯的销量也不如jeep和路虎,所以那些虔诚的丰田粉或者是雷克萨斯粉,只要你有资金,哪怕多***也行,现在就去欧洲开个雷克萨斯专卖店,把在中国的雷车销售模式原样照搬过去的话,说不定也会像各大中国代理商那样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这真的是个发大财的机会,各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有道是,时不可失失不再来,机会稍纵即逝,可要赶快行动哦!别说我没告诉你。
当然,任何生意都是有风险的,你也要做好在欧洲专心卖雷克萨斯一年,最后却因为交不起房租面临关门大吉的心理准备,而且我觉的这种的概率会更大些,因为欧洲人根本就不喜欢被耍猴。
再回到主题,如实说,题目本身其实也有个小问题,那就是,凭什么说日系车就是质量差呢?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汽车,不但德系车是这样,日系车也这样。也就是说,不管什么车,出现问题都很正常,永远不出问题才是不正常。
而日系车当中当然也有质量好的,也有质量差的,我们要分别对待,而不是一概而论,把他们一棒子都打死!
日系车出现的质量问题也很多,比如日产的cvt变速箱现在的投诉率就很高,本田的1.5t车型全部都机油增多,但只要厂家积极面对,不逃避并正视问题,并给车主解决问题,这就是好的态度。比如日产的cvt变速箱虽然故障率高,但只要在质保期内出现问题,日产的售后通常都会同意给免费更换变速箱的总成;本田也承诺对那些机油增多的发动机终生质保。这都是好的态度。
而像丰田那样,只对中国用户用话术说:机油增多是正常的,不影响使用。转过头却对所有机油增多的美国用户更换了全新的发动机!这种同车不同命的典型的驰名双标的行为,我认为根本就不值得赞扬。
小日本就是靠偷,抢,山寨抄袭之外,有什么?
日本汽车毫无核心技术, 都是美国德国给的而已
日本有汽车技术吗?没有美国技术授权,丰田连变速箱都生产不了,爱信是美国博格华纳在日本的合资公司,全称爱信华纳,日粉从不提博格华纳,华纳授权 爱信ODM代工
当然爱信也为大众代工6AT,爱信没有任何技术,著名的日产GTR 发动机的涡轮增压系统是美国霍尼韦尔的技术,双离合器是博格华纳的
日本所有代工的CVT最关键的钢带是德国博世的,你看看没有用博世钢带的日产cvt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即使中国吉利最先进的DSI也是来源于博格华纳,BYD的DCT,大众的DSG技术也来自博格华纳,保时捷的PDK技术也是博格华纳的,丰田雷克萨斯的8AT来自德国ZF,当然其SUV的四驱技术也是来自博格华纳,丰田既没有6AT以上的技术也没有双离合技术。
日系车最弱的环节就是底盘***,而欧洲的地形一半是山一半是丘陵,这样就对车辆的底盘操控有要求了,而日系这方面普遍做的不咋滴,欧洲销量前三经常就是高尔夫,福克斯,标致,全是两厢底盘操控极佳的车型
欧洲人认为日系质量差,这个确实值得商榷!虽然我开的是韩系车,但日系车能在利润,销量方面霸榜,肯定技术做的不错!这或许就是使用习惯问题,如同中国人不待见法国车一样,但人家法系车在欧洲还是不错的!每个车系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不能像中国很多人那样,爱就爱死了,恨就恨死了,原因就是不够理性!韩系车曾经在中国如日中天,但如今却日薄西山。帕萨特即便碰撞实验不行,不是也卖的好好的!原因在哪里?自然是不理性。目前国人买个车就打肿脸充胖子,想当车评人,谁都想评评,可以这么说,世界目前唯一不理性的市场就在中国,因为还不够理性!我们能抢盐去防辐射,我们能相信没完没了的伪科学,也就在于此!欧洲人不买日系车,我觉得和使用习惯以及款式有很大关系,不要轻易乱下评论!还是一句话“钱是自己挣的,买啥车由自己定”!不要被忽悠,更希望国人不要以自己的狭隘之见,去游说他人!
现在的汽车大概分为三大类、德系车、日系车、美系车。
德系车更在乎汽车的奢华、日系车受环境地理因素的影响,日本国土本就很小,又没有***,所以日系车更耐用、省油;而美系车也是受地理位置的影响,美国地广人稀,又不缺***,追求的是旷野。
每个国家的审美认知都不一样,但不能否认每个车系都有自己的特点、优点与缺点共存,要辩证对待。
日系车大脆皮?为何凯美瑞、雅阁中保研成绩集体好评?
当今世界,日系车、德系车、美系车三分天下。日系车的份额是最高的,当人们买车时总是避不开日系车,但是考虑日系车时在心里总有一种声音在回荡:“日系车铁皮薄、不安全”。虽然你会安慰自己“大众烧机油”,但是总是心里有点点担心是不是日系车真的不安全。日系车铁皮薄不安全的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下面道远说车就简单的谈一谈这些说法的来源。
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图片,一辆日产轩逸追尾了一辆大众速腾,结果天籁的前脸憋的一塌糊涂,看起来伤势严重,而相反的是大众的车***可能就是掉了点漆。所以很多人就说日系车铁皮薄,大众铁皮厚,日系车不安全的说法就出来了。而我认为拿车头去撞车***的方式是不公平的,我们知道车***后面除了一个后[_a***_]杠之外,里面直接就是后防撞横梁,里面没什么电器元件,比较规整,受力面积大,硬度更高一些。相反车头就比较复杂了,车头保险杠里只有一根前防撞横梁承受撞击,受力面积较小。更致命的是车头比较低,前格栅、水箱、大灯都在车头上,这几样零件都比较脆弱,所以一撞就是零件到处散落,看起来非常的惨烈。所以仅仅一张片面的图片来判断说日系车铁皮薄是不准确的,也是不公平的,有失偏颇。同样的,***如一辆大众追尾日产,结局也是一样,即使是大众途观。
我们知道大众的车门铰链都是锻造的,而日系车一般喜欢使用冲压铰链,两种铰链从外观上看锻造铰链貌似更加结实一些。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我们并没有见到哪个日系车用久了车门掉了的。早年大众4S店的销售会有一种很夸张的检测铸造铰链更结实的活动,一般是找很多人站在车门框上使劲摇,摇玩之后再关上车门,发现还是严丝合缝的关上车门,车门间隙并没有因此变大。然后就得出结论,大众车的锻造铰链很结实,可以承受五六个成年人的蹂躏而不变形。
但是实际上丰田的4S店同样做了这样的试验,也把这个作为卖点,结果是本田的车门上站了更多的人,车门照样也是严丝合缝的合上。后来这种检验车辆门结不结实的方式被各大厂家纷纷效仿,大家发现自家的车都可以做到,而且人数也是越叠越多,所以这种宣传车辆安全的方式就变成了一个笑话。
究其原因为什么不论是冲压铰链还是锻造铰链都可以做到,我认为原因有三:1、人站在车门上摇晃的方式绝大部分力都被车辆的减震给卸掉了,对车门的伤害微乎其微;2、车门就算有轻***形,由于车门锁扣的存在会有限位作用,当我们关上车门的时候锁扣自然会对车门有个提升作用,帮助其回位;3、锻造铰链虽然看起来结实一些,但是实际上锻造铰链的连接点比冲压铰链要少一些,实际并不能证明锻造铰链一定比冲压的结实。
早些年日本车在中国国产的时间并不长,很多日本车虽然是合资厂,但大部分零件都是进口到中国然后组装,随着国内零部件厂家的崛起,近些年来日系合资厂家的零部件才慢慢的国产化。我们知道日本是一个狭长的岛国,人口密集,道路狭窄。所以日本国内的车子使用场景都在在低速下较多,甚至早些年日本车的仪表最大时速只有180km/h,而德系车的仪表最高时速有260km/h。日本车的最高时速之所以被限定的这么低也是国情所决定的,极限速度不高,高速应用场景又不多,自然日本车多高速情境下的行驶品质没那么在意。相反德国的高速公路发达,又不限速,并且还有很多山路,所以德国车的底盘都还不错,支撑性很足,高速行驶质感良好。但是随着日系车在国内慢慢的火热起来,日本车也越来越摸得清中国人的口味,在高速的行驶品质方面有了较大提升,但依然有差距。但这些差距不是因为车轻造成的,反而丰田的凯美瑞比大众迈腾还要重一些,感觉高速飘不飘是跟底盘的***有关的,F1赛车不到1吨重,但是时速达到300km/h也不会感到飘。车辆飘不飘一个是跟底盘***有关,一个是跟车辆空气动力学有关。
中保研全称Wie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它是由我国主要几个保险公司联合成立,用来测试市场上汽车的安全等级,然后根据车辆安全等级来定每个车的保险费多少,简单来说***如一个车测试的结果是不安全,那么它的保费就要交的更多。中保研的测试车都是直接从市场上买的,而不是有汽车厂家送来测试的。测量汽车的安全是中保研的个人行为,跟汽车厂家无关,而且这个结果是关乎保险公司自身的利益,所以不存在***(保险公司总不会坑自己吧)。还有一个车辆安全测试机构是C-NCAP,不同于中保研的是,C-NCAP的测试车是由厂家自己送来的,而且测试是要给C-NCAP付测试费的,汽车的安全星级结果也是C-NCAP给颁发的。所以中保研的测试一般来说更加准确一些,这也就是为什么中保研测试经常爆冷门的原因,一些C-NCAP得5星的车,经过中保研一测试就原形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