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大为什么现在要发布汽车的概念模型啊?而并不公布车的参数?
- 国内外传统车企纷纷发力新能源汽车,互联网造车新势力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况?
- 浙江颢屹汽车技术公司是做什么的?
- 保时捷宣布下一代Macan将会是纯电动车,燃油车真的要淘汰了吗?
概念车首先就是外观啊,否则你有什么概念呢?光发表参数,每个人都可以发表一套最高端的参数,没什么意义,那就是吹牛比赛。外观模型定下来了,具体参数后面肯定不断进步优化,不是一步到位的。这个就和建造航母一样,先搞个模型,后面才会陆续的出现各种参数,所以说,这个是正常的,大家不要急,慢慢来,要稳住😂
视频加载中...
由于燃油***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原来越严峻,全世界都十分关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未来一个主导的方向,500强企业恒大最近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有很大的加速,推出了6款车型,外观十分好看,我挺喜欢的。至于车的其他方面,应该后续会陆续出来,每个公司的进度都有自己的安排,定好目标,认真干就能成功
我认为先把汽车的概念模型发布出来是想对外先做宣传,公布恒大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先把外观模型发布出来也可能是为了试探市场反应,看看市场的接受度。个人觉得参数的话应该会在快上市才会有具体的数据出来吧,毕竟从研发到量产还有待调试,中间可能会有改动,毕竟国产车想要出头还需要重磅***,坐等上市吧。
恒大造车从前两年开始说到现在的模型实物出来,这速度已经很牛了,对于参数不参数的问题,我个人觉得每个人的出发点不一样吧,也许恒大认为这种是最直观的表达方式,模型都出来了,参数这种技术性的支持肯定也是同步的,概念模型大家都能看懂,技术参数可就不一样了,作为销售行业的专家,我觉得先展示概念模型是对的,这样大家都能有对其有所关注。
饭得一口一口吃的,事情得一步一步来做的,总不能一步到位的吧。凡事都要一步一步来,造车不是过家家,造车需要多少财力,物力,人力,需要花费多长时间才能出成果的啊。先确定外形,因为我就是颜控男哈,颜值控啊。现在基地都有了,设备安装了,这看着实车就要出来了,。大家耐心点,量产就是时间问题。大家拭目以待吧,我反正蛮期待的。
国内外传统车企纷纷发力新能源汽车,互联网造车新势力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况?
面对国内外传统车企纷纷发力新能源汽车,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其实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应对,因为传统车企转型早新能源车是很容易的事情。互联网造车新势力所生产的纯电动车,是造车门槛最低的产业,传统车企分分钟都可以造出来,而且可能更好,更便宜。
原来的汽油车有几万个零部件组成,所以说造车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更涉及到安全问题,其实从生意的角度来说,造车真不是一门好生意,按常规而言,从公司成立到出第一台车,得4年时间;从第一台到20万辆规模开始实行盈利(还保证你能撑那么久)还有4年,这样算下来得8年,按照蔚来董事长李斌的说法,造车得准备200亿元,也就是说,现在造车得200亿和8年时间才有收益,存银行也比这生意好。
当然,在资本的推动下,一窝蜂的互联网造车新势力涌现,更市场带来新活力,但是在资本市场退潮的今天,裸泳者出现了:蔚来的第一款量产车ES8居然是一款大7座SUV被称为是“半成品”,毛病群出,在高速上的续航只有100多公里;刚上市的小鹏号称路试1000万公里,居然把卖给员工的几百台车路程也算进去了,按这样的算法,大众、丰田的车路试不得上亿公里了?
这些造车新势力为了尽快出车,自然在一些验证环节,能省则省,最好还真是不要买这些车。当丰田、大众、吉利们也造出新能源车出来后,你会选择是谁的?当时这些传统巨头靠谱些,毕竟有正规的流程保证,也让人放心点。
在汽车四化的变革时代,各个车企都对新能源汽车趋之若鹜。这其中存在竞争是再正常不过、自然而然的。其实面对新能源汽车,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都站在同一一个起跑线,双方各有优势,就看市场的选择。我比较看好新势力,尤其是像爱驰汽车这样由传统汽车人创立的企业,他们尊重汽车行业的规律,具有深厚的造车经验,从始至终坚守品质,同时还会在车型设计、人车交互以及各项服务上面带来很多创新的思路,不会像传统车企那么保守。
科技科普促使人们养成理性思考和理性处理事务的习惯——凯腾聚知
个人比较不看好互联网造车新势力!
主要是造车新势力在汽车传统安全领域——车身安全设计(整个中国自主品牌的短板),底盘安全设计,没有优势,在车辆制造过程质量控制领域缺少和传统企业可抗衡的比较优势,可持续开发能力还有待考核。在基于车的动力电池安全管理,动力系统***上不具有优势!
造车新势力需要低调的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在以上涉及安全的领域认真耕耘,否则消费者不会认可!
因循守旧必将被历史淘汰。造车新势力纵然没有传统企业那么庞大的资金和供应链支撑,但同样也没有那么多的沉没成本需要买单。未来的汽车如果只是A到B的需求,可以说,现在的技术不用更新了,已经解决了老百性的需求。但为什么要倡导互联网思维,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都是希望通过Ai,通过互联网满足一些符合新的应用场景需求。恰恰这些互联网企业最懂用户,他们日常探索的细到每一次点击和背后的心理诉求,这样更有利于建设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汽车生活生态圈,制造业创造的价值不言而喻,但是带动国民经济流通和发展还是要靠三产。so 我认为该走出去和改变的时候,不要看衰,而是要想怎么扶持和改善
传统车企发力新能源汽车,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如何应对?我们分析一下:
传统车企的优势:
首先传统车企拥有新能源汽[_a***_]照和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不是2018年才开始的事,有些车企大举发力也很早。今年应该说是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发力鸣枪的一年。
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还是有天然的优势的,4大车间和生产线拿来即用,销售服务体系拿来即用,很多原有***都是可以放入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大大减少了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的再投入!
互联网造车新势力的劣势:
我们再回顾一下造车新势力,他们现在绝大多数是没有拿到生产牌照的,连那些市场炒作很热很有名的品牌公司,比如小鹏汽车等!因为国家政策规定,必须有合乎要求的自有实体生产工厂,这无疑是一笔巨大投入,是一个不小的门槛。
其次,造车新势力的量产能力很差,很多都是一推再推,迟迟不能量产交车。
还有很多没有牌照,需要贴牌或者合作。
这些都表现出了互联网造车新势力是在玩汽车是在玩PPT,真正踏实造电动汽车的没有几家,大多都是短线操作,跟风资本市场圈钱。
那么互联网造车新势力面对传统车企的持续发力,以及不利局面,该如何应对呢?
浙江颢屹汽车技术公司是做什么的?
浙江颢屹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于2018年01月18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付桂生,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汽车配件、汽车模型、汽车模具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设计;工业设计服务;电脑图文设计制作;商务信息咨询(不含投资咨询);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五金产品、电子产品、办公用品、工艺品(不含文物)、日用百货的销售;新能源汽车模型车、原型车及样车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等。
保时捷宣布下一代Macan将会是纯电动车,燃油车真的要淘汰了吗?
不会的,首先喜欢汽车震动和声响的客户就不答应,次之,直观看来电力是非常干净的动力来源,但是他真的适合汽车吗?仔细想想也不尽然,长途行驶暂且不提,或许很快能解决,但污染还是无法忽视的硬伤,电能用在家庭,企业最大的优势是固定、高效,运用到汽车行业就大不相同了,因为要移动,这也是最大的缺陷,电池,不巧的是电池产业的污染似乎不必汽油差多少,无论是生产还是销毁,电池的污染不容忽视!在各国***争相炫技的同时,也有很多大咖和机构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一旦电动汽车超过了20%汽车总量,问题便逐渐浮出水面,希望更干净,更高级的能源更快的到来!【电】注定在汽车行业的历史舞台上含羞而过!
燃油车短时间内不会消失。纯电动汽车环保符合发展趋势,但缺点也比较突出:续航里程、充电时间、电池寿命短、充电不方便、保值率低等等。目前看还是混动汽车才是当下发展方向。期待新能源汽车技术早日成熟量产。
淘汰是不可能的。
目前各传统车企的主流产品还是燃油车,包括一部分的混动车,纯电动车产品无论是从市场需求上还是技术上,目前都没有达到能取代或者说是撼动燃油车地位的程度。
当然,各车企积极布局纯电动车技术,也是未雨绸缪,手机行业曾经的巨头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轰然倒塌就是最好的案例,所以每家车企都在研发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为未来汽车的电动化做好技术储备。
纯电动汽车要想取代燃油车的地位,仅靠汽车产品本身是无法实现的,需要社会配套***的支持,如充电站的建设。举个例子,在没有加油站的地区,汽车是没法取代马车或者牛车的。若干年后,电动车会成为市场主流,但燃油车肯定也有自己的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