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V的安全性高吗?
- 怎么判断一辆汽车安全性?
- 车辆碰撞评分和车的尺寸重量车型,哪个对碰撞安全影响更大?
- 奇瑞星途的安全性如何?这款车能与观致比拼吗?
面对实际路况无法准确定义哪种车型更安全(乘用车)
很多人都认为SUV的安全性高于其他车型,因为这种车高高大大看起来更“抗撞”。这种理解并不是单纯的视觉层面的错觉,如果进行轿车与SUV对撞测试的话,得出的结果必然是轿车受损更严重。原因在于SUV的防撞梁垂直高度高于轿车,而防撞横梁是承受第一次主要冲击力,并且将冲击力有效传递至纵梁与车架缓冲的重要结构,其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决定了车辆的安全等级。
图1:撞击传导的流程,横梁、吸能盒、纵梁、A柱、车架,正确的传导可保证车辆损坏与变形程度的可控。
图2:SUV离地间隙一般在17cm左右,轿车则在15cm左右;所以SUV的防撞横梁高于轿车,在撞击时会产生不对等的破坏。
图3:***设防撞梁没有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那么发动机则要面对直接的撞击;如发动机由于下沉保护设计则同样安全,不过车损会很严重。
图4:***设防撞梁没有起到作用且发动机没有下沉保护,亦或者是横纵梁与A柱强度太低,那么发动机则有可能挤破防火墙挤压车内成员。
综上所述,在防撞横梁没有起到有效保护作用的前提下,车辆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损坏,车内乘员伤亡的概率自然也会比较大了。那么得出的结论则应该是SUV的安全等级高于轿车,因为防撞梁更高;但事无绝对,碰撞中的高度差只是在理论上会影响车辆的安全等级,且SUV车型本身也有无法规避的缺点——同样会影响驾驶安全的缺点。
在各类交通事故中算很少出现“规范”的正面、侧面或者偏置碰撞。因为造成碰撞的原因多为车辆的失控,而驾驶员在失控的前提下对方向盘的控制会出现混乱,车辆可能以各种角度碰撞其他车辆或被碰撞。那么在碰撞中自然也无法让防撞保护结构100%发挥作用,所以对于结构高度的差异并不用过于在意。应该重视的问题应为如何降低车辆的失控概率,或者说提升车辆的失控极限。
提升的方式无非是让车辆行驶中不会轻易的侧滑侧翻,SUV车型在这一方面表现很差。因为SUV的车身比较高大,车身高则车辆重心高;在车辆过弯时横向作用力就会像一个无形的大手把SUV推到严重侧倾,重心过于偏向一侧则容易侧滑或侧翻。在汽车安全测试中有一项叫做“麋鹿测试”,测试的是车辆模拟满载情况下在行驶中急转弯,车速达到什么标准会造成车辆侧滑。各类车型的成绩大致如下。
前驱轿车65km/h(左右)
后驱轿车70km/h
理论上来讲确实是的,suv的地盘相对轿车来说高,撞击角度不一样,而且suv的重量也较重,在与轿车碰撞中,质量较轻的一方往往会吃亏。但在与墙面或者某些硬碰硬的地方撞击那都一样。
SUV是指底盘采用轿车,既有轿车的舒适性又有越野车的高通过性,表明它的通过性要好些,一般SUV最小离地间隙在180MM至220mm左右,一般轿车只有130MM左右。
高速游侠来回答你吧!
同级别情况下,正常情况下,suv安全系数高,无论是追尾还是被追尾!
汽车最坚固的部位毫无疑问是大架子,suv的高度绝对比轿车占优势!如果是追尾大车,那就更明显了,高速上看到太多***,suv的前机仓起到了缓冲,轿车则直接用前挡撞上了大车保险杠,甚至气囊都没来得及打开!
有杠精说底盘低的稳,他可能是舒马赫,同级别下 suv不比你重吗,又不是小面,当然,高速上被小面秒杀的也不少!
不跑到极致速度,根本就体现不出性能差!
SUV的安全性是高于一般轿车的,可以根据以下三种方式来验证它的安全性。
1、最科学的方式就是通过车辆内人员死亡率来评判了!毕竟这是直接考核安全性的结果,而不是过程。只有死亡率,才能真实的反映出在真实交通(而不是实验室中)车辆的绝对安全性。
2、IIHS这样统计每一款车型的死亡率:计算每年、平均每100万注册车辆中,驾驶员死亡的数量。每辆车发生***时车内乘坐人数是不定的,很多车甚至没有乘员乘坐,但是每辆车上一定会有一个驾驶员。所以仅统计驾驶员死亡数,是最公平科学的方式。
3、从IIHS 2017年推出的死亡率报告可以看出,各类事故中SUV车型整体死亡率为21/100万,而轿整体死亡率为39/100万。SUV死亡率为8/100万,而轿车为15/100万;而在多车事故中,SUV死亡率为12/100万,而轿车为24/100万。SUV比轿车安全是成立的。
怎么判断一辆汽车安全性?
要判断一辆汽车是否安全,这里面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汽车驾驶安全一直备受着人们的关注。 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1***0 年 TeldixGmbh 公司与奔驰公司出了第一辆具有 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配置的汽车;之后,1987 年第一辆搭载 TCS/ASR 系统的乘用车投入生产,这项系统可以在车轮加速或转弯出现打滑时,防止空转现象的发生;到了 1995 年,奔驰公司将 ABS、EBD、EDL、ASR 等系统整合,造出了第一辆使用 ESP 的汽车,该功能一直被各大车厂沿用至今。 如何做到更好的主动安全,是一项非常需要思考的事情。 在汽车事故中,主动安全技术相较于被动安全,更具有科技感。近几年来,在技术判断上通过双目摄像头***集路面状态,再对图片进行处理,最后用二维坐标系法经过运算得到障碍物实际位置。这样一来,虽然保证了目标排查性以及稳定性,但是由于***用的是可见光的侦测方法,天气恶劣或光照不足时则无法工作。 现在WEY 的品牌车型很不错,都按照更严苛的美国安全标准而打造,在国产 SUV 里独树一帜,WEY 不断追求先进的汽车电子技术,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的安全型 SUV。WEY 希望能够通过尖端的技术,为大家带来更加舒适、安全、便捷的驾乘体验。
判断一台汽车的安全系数,有看得见的方法和拆车才能看得见的方法两种,对于一般车主而言可以用第一种,想要看的明白可以去品牌售后用第二种。
第一种看得见的方式是通过分析一台车的级别和参数,对于一般的入门级和消费级汽车而言首先看重量。一台车的车身刚性由车身高强度钢材的使用率以及结构决定,结构设计以今天的造车工艺而言都不会有问题,那么就只有看钢材使用率了。
能加强车身刚性的材质有高强度钢、高强度铝合金、碳纤维等材质,普通的汽车能用重量大的高强度钢就挺难得了,这种钢材使用越多车身的整备质量则越大,反之车身则更轻。所以同级车型对比重量是可以作为参考的,20万以下的车子不要奢求高强度铝合金,这种材质一般要5万左右一吨,这个级别的车还不够。不过高端豪车并不适用这种方式,原因也在于这种材质。
其次是看主动安全配置,ESP车身稳定系统一定要有,尤其是重心较高的SUV或MPV,能通过制动某一个轮胎修正车身姿态防止车辆失控,对于新手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其次看安全气囊,侧面碰撞即使有加强B柱也很难做到绝对保护,如果加上侧气囊或头部气帘之后,配合安全带可以做到几乎绝对安全。其他辅助性配置看个人需求,这些配置更多是增加便利性。
之后是第二种方法,第一种需要计算分析比较麻烦,第二种方法则要直观的多。无论选择哪个品牌的汽车,在选车之前都可以去售后观察一下,一般大小事故车总会有一些,而且有些是已经上了举升机的。
通过直接观察可以看到车辆的防撞机构、底盘布局等,有拆车的话甚至可以看到车门防撞杆、顶部加强梁或者气囊爆开的状态,这些是能最直观判断一台车安全级别的方法。
一台汽车安全与否可以通过这两种方法大致判断,其次还可以看CNCAP的碰撞测试得分,满配测试车如果能拿到五星,中低配也会有三星四星的成绩,供参考。
相对而言,abs+bas+ebd+陡坡缓降+车身稳定系统会相对安全,安全气囊反正不用说现在的车都是标配的,特别是买车的[_a***_]前后防撞梁一定要问清楚,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车辆碰撞评分和车的尺寸重量车型,哪个对碰撞安全影响更大?
尽管现在小型车的安全性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但同样的进步在中型车上也有啊,不能违背物理定律,小型车在碰撞安全性上依然不能和中型车相比较。而且IIHS强调,小型车不单是在对撞中吃亏,单车事故照样吃亏。因为车辆撞击的许多物体都不是完全的固定物,更大更重的车辆更容易将撞击物撞走和撞变形,消除一部分造成损害的能量。
「对撞测试」参考价值不高_每种车型都有刚需用户
- 国内两大机动车碰撞测试机构:C-NCAP&C-IASI,对于车辆的标准测试均为单车的各角度碰撞,很少进行用户更感兴趣的「对撞」测试,这是为什么呢?
「对撞测试」能最直观的开到哪台车或哪种车型的安全性更高,但是这种测试实则没有意义。因为整备质量大的汽车在碰撞中更占优势,高一些的车辆会比矮一些的车辆安全性高,前置后驱车型一定比中置后驱车辆更“抗撞”,但是每种车型都有存在的价值。
***设两台车都***用相同比例的高强度与热成型钢打造车架,结果基本为各自的正面、偏置、侧面与顶部强度碰撞测试的成绩都很好,因为结构强度与惯性作用力产生的破坏程度是相当的。但如果让两台车对撞则必然为「轻车」损伤更加严重,重车的惯性作用力更大,以“吨”级标准加大对轻车的撞击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作用力=质量×时速)
反之,轻车去装重车等于CNCAP中的「吸能靶车/吸能避障」进行撞击测试,轻车在撞击瞬间不仅要承受惯性力对车辆产生的损伤,同时碰撞时的相互作用力也会加强车架的变形。所以轻重车辆的碰撞一定是重车占优势,但也并不是所有用户都需要尺寸硕大、重量夸张、高大威猛的SUV或MPV,轻量级小微型节油车作为代步车也是不错的选项,只是在驾车要更加注意道路情况。
汽车防撞保护结构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正面或两侧车头大面积碰撞的保护结构,顺序依次为横梁、吸能盒、纵梁与车架。第二部分为两侧的轮旋、A柱以及车架,这些结构会依次承受撞击力的冲击并传导,在撞击强度不会破坏结构特点时损伤则不会大,如强度过高则最终由车架承受撞击力;不过发动机也可以作为碰撞缓冲,只是一定要有「碰撞下沉设计」,概念如下。
图1:撞击力传递顺序
图2:发动机下沉保护概念
奇瑞星途的安全性如何?这款车能与观致比拼吗?
一台没有上市的车安全等级怎么评价?观致又如何?
判断汽车安全性最简单的方式是Cncap的碰撞测试成绩,之后综合主被动安全配置,详细一些则要拆车看结构,星途上市信息还没有确定这些信息都是空白所以无从判断。
至于观致汽车似乎也不够资格作为汽车安全评测的标杆,SUV以观致5为例车身高强度钢材比例为61%,官方的车身结构图只有A柱和车门加强筋使用了热成型钢,B柱没有加强但在A柱下方有加强结构,很明显这种设计是针对碰撞测试里的专业碰撞角度特别加强。副驾驶一侧是普通钢材没有特殊保护,所以很明显观致5也只是应付碰撞的普通安全等级SUV而已。
10万级的轿车高强度钢有超过73%的国产车,消费级普遍超过65%,观致5指导价13.99-19.49万,同价位里即使被戏称为青蛙的某款车高钢比例达到83%,要选择优秀的车型对比和观致有什么关系呢?
观致的失败可以说是奇瑞的前车之鉴,由宝能实际掌控后能否在电动化转型方面有所作为有待商榷。至于奇瑞子品牌星途汽车整体表现应会优于观致,毕竟是不同时期的产物各方面总会有进步。安全性能预计不会差,Cncap总可以撞出5星,不过这一评测机构的五星应该只算合格标准。
动力方面同为1.6T但也是两个时代的机型,观致5多点电喷峰值扭矩210牛米的1.6T实际水平和众泰在伯仲之间,不过众泰最起码还用湿式双离合而观致用干式。
星途升级为1.6T直喷技术发动机在性能方面会有一定升级,变速箱预计匹配格特拉克七档湿式也有进步,动力的提升和变速箱的稳定也是实际用车环节中提升安全的重要因素。
其他方面目前还无法准确评价,目前只能基于奇瑞现有车型以及星途品牌定位的提升做出有进步的唯一评价;不过进步归进步,是否有性价比还得以价格决定,星途独立为奇瑞高端品牌如果与WEY系列重合还有一定竞争力,与领克重合结果不容乐观,对于星途品牌的发展并不看好。
上文为原创内容,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买了星途钻石黑,百公里加速10秒,刹车距离36.8,开起来动力十足,不存在动力不行的问题。1.6的机头,145千瓦,290牛米,比1.8/2.0的不差
况且这是中级车,接近4.8米,轴距2.8米,重1.64吨,外观内饰油耗都很满意,安全性能高,大量***用热成型钢和高强度钢材,又帅先***用了轻量化技术,发动机铝合金等等。供应商都是国内外大牌,本特勒热成型钢,博士雨刷,双活塞刹车卡钳灯;格特拉克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换挡平顺,加速有力。
星途优点太多了,特别是底盘,观致五优化改进而来,观致五的安全性能故障率啥的就不要说了,国产中的佼佼者。
星途汽车在逐渐增加车型,下半年紧凑型车星途lx上市,相信随着产品线的铺开个四儿子店的增多,销量会慢慢提升的。
相信奇瑞,支持正向研发,我选星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