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捷达vs7中保研评测结果?
- 讴歌cdx中保研碰撞测试?
- urv中保研碰撞测试?
- 如何看待中保研第二次碰撞测试所有车型几乎全军覆没?
由于捷达vs7搭载的是在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的6AT变速箱,所以油门的响应和整个换挡的平顺性表现比较不错。但当换挡转速达到近6000转时,会出现一个较为明显的迟滞状态,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保研评测成绩。
紧急制动测试结果39.53米的最好成绩算是位居同级别车型的中上水平。18寸的轮胎,横截面较大,如果换用质量更好、抓地能力更高的品牌,或许成绩还能再提升一些。
讴歌cdx中保研碰撞测试?
在正面100%重叠碰撞测试中,讴歌CDX的得分只有15.02分,在正面40%重叠碰撞测试中,讴歌CDX的得分仅有14.5分,这个成绩比同批次测试的大部分车型都要低。换句话说就是,在实际发生正面碰撞时,讴歌CDX对于驾乘者的保护并不如其他车型优秀。最终讴歌CDX的总分为53.8分。
urv中保研碰撞测试?
本田urv中保研碰撞测试不好。在进⾏正⾯25%偏置测试碰撞过程中,碰撞导致车辆A柱弯曲,侧⽓囊没有及时爆开,安全性堪忧。
该项⽬测评结果为较差(P),主要因为A柱出现⼤幅度的弯曲,碰撞对于前排乘员舱的⼊侵量较⼤,对***⼈产⽣了挤压伤害。更为关键的是,安全⽓囊并未进⾏有效保护。
如何看待中保研第二次碰撞测试所有车型几乎全军覆没?
个人认为这是中国汽车安全碰撞测试的一大进步,更重要的是这样相对真实的碰撞测试能带动中国汽车质量的不断发展。因为以前号称5星批发市场的测试毫无意义,各个厂家都是5星,大家都自以为车辆的安全性能很高,停止了对安全性的追求。其实每个国家对安全的标准都有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很高兴我们的安全测试也慢慢严格,相信可以***更多汽车厂家能加大对车辆安全性能的投入,为消费者制造更加安全的汽车。
个人觉得有几个因素:
1、C-NCAP测试项目滞后,相对美国、欧洲的一些项目难度较小。以至于国人意识里的C-NCSP几乎成了五星批发部。
2、有部分车企针对碰撞项目对进行某部分的优化,甚至是专门针对测试的强化车,有别于实际上的消费者买到的量产车。而且一款车型上市久了、改款了会对看得见的地方增配,看不见的地方简配,多媒体和一些辅助性的电子配置对安全性能没有多大的作用,但是很多看不见的地方的简配会极大的影响安全性能,比如悬架摆臂,钢梁厚度,缓冲区域等。
3,中保研的测试结果会对保险机构自身利益影响较大,这和车企的立场是不一致的,所以通常中保研会从市场***购车型,测试项目会更有针对性、更贴近实际情况。而且一些中低配版车型的安全配置和高配也是有区别的。
不严不足以立威。
相比起C-NCAP的“都挺好”,C-IASI第二批车型测试结果的残酷,不由得让各家厂商有点不寒而栗。
下面典典就来和大家聊聊这次测试的结果。
我们先回顾一下第二批的车型,第二批测试共11款车,分别是奇瑞艾瑞泽5、北京现代领动、广汽传祺GS7、东风悦达起亚智跑、上汽大众斯柯达柯迪亚克、一汽丰田奕泽IZOA、众泰汽车T600、江淮瑞风S3、上汽通用别克GL8、比亚迪宋MAX、东风日产西玛。其***别说明,西玛为自愿申请车型。最终结果如下表所示:
一片红!
SUV除了柯迪亚克、奕泽、T600、轿车除了西玛,其它车在耐撞性上都是Poor的得分,所有车型中,只有丰田奕泽表现良好。用全军覆没来形容或许夸张了些,但各大品牌表现不佳已是事实。不知各位车友做何感想,典典只能说,也许过去对T600成见太深了。
比起大家熟知的C-NCAP,中保研好像是一个新名词。但说起它的来历,大家或许对这份测试结果也就能稍微明白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