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翼汽车评测,蝴蝶翼的跑车

换装最强1.4T发动机,大众都比不过的新上市的逸动蓝鲸版开起来到底如何?鸭翼的优点和缺点都有哪些,为什么中国的有些飞机有鸭翼?换装最强1.4T发动机,大众都比不... 显示全部
  1. 换装最强1.4T发动机,大众都比不过的新上市的逸动蓝鲸版开起来到底如何?
  2. 鸭翼的优点和缺点都有哪些,为什么中国的有些飞机有鸭翼?

换装最强1.4T发动机大众都比不过的新上市的逸动蓝鲸版开起来到底如何?

长安逸动升级1.4T发动机后前景有些渺茫,长安汽车总能给出一个消费者大跌眼镜指导价

蓝鲸NE14T缸内直喷1.4T发动机技术确实不差,但在小排量发动机中也只是中规中矩的水平,总是挑弱的对手对比挺没有意思的,而且也不应该避重就轻撇开变速箱不谈,逸动的真实水平并不是非常高。

1、NE14T发动机最大功率116kw、峰值扭矩260N·m(1400-4000转),参数确实不差但也不算最强,比如菲亚特1.3T直喷机功率扭矩都比NE14Y但排量更小,国产长城4B15A排量只多出0.1升达到1.5T但扭矩高达285N·m,在排量对油耗影响微乎其微时NE14T又有多大的优势?所以这台发动机只能说水平不差但也要注意措辞不要夸大其词,因为物极必反,过度吹嘘会引起负面情绪,这点可以参考某皖系乘用车品牌

蝴蝶翼汽车评测,蝴蝶翼的跑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发动机水平理想但是变速箱级别并不算很高,长安自主研发的七档湿式双离合仅算入门级水平,可承受最大输入扭矩为270N·m,与1.4T直喷增压机匹配后余量很小;而竞品如BYD6DCT35有350N·m的最大容量,GWDCT450有450N·m的最大容量,即使是吉利沃尔沃联合研发的DCT也有330N·m容量,与这些久经考验的湿式双离合相比长安DCT不仅没有优势而且还是有待考验的。

所以逸动蓝鲸版还是一台有待考验的新车,目前最需要公布的数据应该是变速箱的详细资料,因为有很多长安汽车的意向消费者咨询过这一问题,但是没有维修资料也没有官方资料也是无法准确回复。

长安总是不了解消费者真的需要的是什么,这台1.4T比CS75的1.5T直喷增压机能好多少,如果没有这台1.5T则是颠覆性进步,已经有了1.5T在推出一台1.4T即使热效率40%也是有些画蛇添足的。

蝴蝶翼汽车评测,蝴蝶翼的跑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至于性能方面逸动蓝鲸版能在7.9秒破百,这一性能充其量是10万级前三强之一,因为MG6以及秦Pro都能做到这一水平,而且竞品尺寸总要大一些、颜值也要高一些;所以8.99万起售的蓝鲸逸动恐怕难以热销,迟到的升级以及日系风很强的设计感会成为逸动热销的最大障碍。


(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回答:动力是长安逸动蓝鲸版的亮点。蓝鲸 NE动力平台的1.4升涡轮增压发动机采用尖端技术,热效率提高至40%,符合中国VI排放标准,最大功率116kW,峰值扭矩260N·在1400rpm时,它配备7速湿式双离合器变速箱,官方称其0-100km / h加速时间仅为7.9s,综合油耗为每100公里5.9L。与之前的1.6L吸气式发动机(94kW-125hp,161N.m)相比,它有了很大的提高。

蝴蝶翼汽车评测,蝴蝶翼的跑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2019年重庆车展上,长安汽车发布了长安逸动蓝鲸版,长安一东也有一个英文名称EADO,它是一款来自长安阵容的轿车,位于睿骋CC下方,现已发展为第二代。长安逸动的最大亮点是从长安蓝芯(它也转换为蓝鲸)NE动力平台更换了1.4T涡轮增压发动机,与目前的1.6L发动机相比,性能有了很大提升。

外观

长安逸动蓝鲸版延续了时尚的设计,仅在一些细节上进行调整正面***用长安标志性的“DIEYI”系列设计,X型或所谓的蝴蝶翼式格栅。当前1.6L型号的网框的镀铬条带被倾倒在逸动蓝鲸版上。

后端的变化主要在后保险杠上:侧面镀铬条倾倒,哑光黑色变为亮黑色,并增加了双侧单排气

室内设计

未有改变,大型银色中央控制面板用于突出等级感。三位置方向盘红色门把手和红色座椅内饰带来一点运动感。

总的来说动力方面的确有提升,但题主所说连大众都比不过,这个似乎有些夸大,不知道大家是怎么认为的,欢迎评论区留言。

更多汽车资讯关注@唐张继汽车安全

鸭翼的优点和缺点都有哪些,为什么中国的有些飞机有鸭翼?

鸭翼的优势在于配平和涡流耦合,他在超音速以及大仰角飞行中具有明显优势,我国成洛马在鸭翼方面研究相当深

鸭翼的最大优势就在于配平,飞行器在飞行时由于外界气流影响、大气密度变化、飞行速度变化、重心改变(由于油量消耗和投弹等)以及气动舵面调整都会导致飞机力矩的不平衡,需要重新调整平衡,这就是配平。配平也是飞机尾翼和鸭翼的最主要作用,鸭翼本质上就是安装在飞机前面的尾翼。

常规布局飞机由于机首突出,主翼靠前,通常情况下水平飞行也会产生过度的抬头力矩,所以尾翼主要作用是产生向下压的下压力矩进行平衡。而鸭翼布局飞机,主翼位置往往相当靠后,机首产生的抬头力矩无法弥补自身重量,如果没有鸭翼,飞机平飞时前面就要掉下去,所以鸭翼主要是产生向上的正升力进行配平,“抬”着飞机前进,这样一加一减,鸭翼在升力方面就要比常规布局好一些。而且配平力是速度越快、飞机越重,配平力也就越大,鸭翼的升力优势也就越明显。所以在70年代,美国俄罗斯研制超音速战略轰炸机时,不约而同的[_a***_]鸭翼布局,分别建造了XB-70 女武神和T-4,原因就是看中鸭翼对于超音速飞行的改善作用。同时鸭翼在前,其配平力臂要长很多,同样看上图的XB-70,如果***用常规布局的话,那么需要非常大的尾翼才能有效配平,而鸭翼布局只需要这样较小的鸭翼就可以了。

另一方面作用就是涡流耦合,飞机飞行过程中,翼尖会形成一股强烈的旋转气流,成为涡流。鸭式布局飞机,可以让鸭翼拉出的涡流,冲击主机翼上表面,从而增加主翼升力水平。特别是飞机进行大仰角飞行,复杂机动时主机翼表面气流不稳定时,鸭翼的涡流耦合效果更加明显,这也是鸭翼飞机机动性能要比常规布局战斗机好的原因所在。

在上世纪80年代,鸭翼布局成为航空界的热门选择,他能够满足战斗机超音速性能和高机动的追求。欧洲先后开发台风、阵风和鹰狮战斗机,前苏联进行米格1.44,而美国的ATF***前期也是一大票鸭翼布局,甚至1989年前外界都认为美国下一代战斗机也是鸭翼布局,因为当时ATF主要强调超音速巡航和超机动能力。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ATF***中早期鸭翼设计,美国空军是在1987年修改指标书,将最低雷达探测面积缩小一百倍,从一平方米减少到0.01平方米,才导致鸭翼设计方案暴死,回到常规布局上。隐身性能欠佳,这也是鸭翼的最大缺点。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90年代中期给海军JAST设计也还是使用鸭翼布局,后来JAST并入空军的JAS***,空军又***一堆隐身要求,逼的洛马改回常规布局,推出F-35。实际上天地可鉴,洛马真的是铁杆的鸭翼布局粉丝,实在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鸭翼不利于隐身,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鸭翼和主机翼不在一个平面,雷达正面照射过来后,在角度适合情况下会导致鸭翼和主翼间形成折射放大雷达反射面。美国曾经试过将鸭翼与主机翼放在同一水平面,即X-36验证机,这样的确可以保证隐身效果。但是涡流耦合没有了,鸭翼拉出的涡流直接冲在主机翼正面,反而大大增加飞行阻力,得不偿失。

我国鸭翼布局战斗机实际上就两种啊歼-10和歼-20,都是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成飞)作品,他在鸭翼方面的研究不仅相当长,而且相当深,真的可以用成洛马来形容。其对鸭翼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歼-9战斗机***,该***设计指标要求达到双2.6标准,即最高飞行速度超过2.6马赫,最高飞行上限为2.6万米,用来拦截敌方高空超音速轰炸机。当时我国航空发动机水平要想达到这一标准非常困难,前面我们提到鸭翼更利于超音速,所以当时成飞就设计以鸭翼作为主要设计思路,提出多种设计方案。歼-9战斗机最终在改革开放后空军布局调整而下马,但成飞在歼-9获得研究成果上进行修改调整,从截击机改为高性能战斗机,在空军的10号工程中,击败沈飞的常规布局方案。成为现在的歼-10战斗机,并取得重大成功。在如何攻克鸭翼布局对隐身不利方面,成洛马也有自己创新。那就时鸭翼上反、主机翼下反,两者近似一个平面,在远端形成高低落的设计。歼-20正面上来看,鸭翼、主机翼、垂尾和腹鳍似乎从一个点向不同方向伸展出来,从而形成类似“千手观音”的局面。这种布局的实际隐身效果不得而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波音公司推出的为海军研发志在取代F/A-18E/F的下一代多用途战斗机中,也是***用这种近似一个平面的设计风格。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raigalanmiller.com/post/17719.html

huangp1489 2024-04-11 21:50 0

回答数 0 浏览数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