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黄冈中学,为什么沦落了?
我是黄冈中学2010届毕业生,新校区第二届的学生,说说我的看法吧,07年我们刚去黄高上学的时候,那时带我们课的老师大部分是06年大学毕业来教书的,据我自己观察,各个教学组很多老师当时还不到30岁,骨干教师流失很严重。举个例子说下师资的重要***,我们高一下的物理老师,是个刚来不久的年轻老师,我们班物理成绩在他的指导下排名平行班倒数第一,结果高二下学期,学校给我们换了一个特级教师来教我们物理,短短半个学期,我们班物理就上升到平行班第一,但不幸的是,到了高三,学校为了照顾重点班,就安排我们物理老师只带重点班的物理,怕老师精力不够,毕竟年龄大了,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当时优秀师资的匮乏!到了高三,我们六科的老师除了化学老师,其他老师的平均年龄都不到30!除了优秀师资流失严重外,另一个原因就是优秀生源的流失了,文中也提到了,黄冈离武汉很近,很多优秀学生都选择去武汉的好高中读书了!接下来纠正一下外界对黄冈中学的一些误解,其一是关于黄冈密卷,这个并不是黄冈中学出的,打着黄冈中学的擦边球而已,我们学校的资料名字都会带上黄冈中学四个字,比如黄冈中学作业本!其二好多都认为黄冈中学是填鸭子教育,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在黄高读书的时候,***期几乎是黄冈所有高中里面最多的,高一暑***放两个月,高二暑***一个月,周六晚上不上晚自习,周日上午休息,早自习和晚自习都是很正常的时间,管理很人性化,除此之外还有丰富的课外活动,比如每年都举办的校俱杯篮球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辩论赛等,还有其它很多活动名字记不起来,总之课余活动还是挺丰富的,据说现在活动更加多元化了,绝非外面认为的填鸭子教育!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没有白日红的鲜花,没有一直鼎盛的黄冈。曾经的黄冈中学如日中天,如今已成为昨日黄花。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教师待遇存在短板。
众所周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如果一个学校单单靠讲情怀而不始终不讲待遇若能一直如日中天,这无异于痴人说梦。黄冈中学依靠***建设了崭新的校园,为了能够清还学校债务,该校一直压低老师的待遇。基于此,该校很多非常优秀的老师纷纷被兄弟名校聘走,教育教学的精英都留不住,黄冈中学还拿什么和别的名校拼?
为什么衡水中学能异军突起,原因就是高待遇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别和教师谈什么劳什子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只要待遇足够诱人,什么样的优秀人才都会奔赴而来。据悉,衡中教师最高年薪50万元加送住房,这样***深厚的学校,不想崛起都难!
②生源方面存在尴尬。
可以说,黄冈中学一直就像封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其优质生源,一方面被武汉一些名校“挖墙脚”,另一方面被各县区的一中动员走,久而久之,在优质师资力量流失的情同时,黄冈中学的生源也每况愈下。一个学校的生命线就在于生源,如果生源出现问题,这个学校必定走下坡路。
③黄冈当年成功的套路已经被其他名校所“***”,当“复印件”的水平超过黄冈中学这一“原件”的时候,黄冈中学的悲剧就注定了。
综上所述,一个学校,如果只是想靠情怀留住老师,只讲情怀不谈待遇让老师拼命教学,只靠情怀就想让一所学校屹立不倒,这必定是不现实的。
有不同看法的朋友,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1.面临着优质生源流失的困境。黄冈每年流失到外地的优质学生数量,少则一两百人,多则三四百人。由于距离武汉仅有不到100公里,黄冈的学生流失现象,比起一些离武汉较远的地市,如襄阳、宜昌,要更加严重。比优质生源流失更严重的,是优秀教师的流失。从1995年到2005年,是中国几乎所有高中入学的高峰期,全国的高中规模普遍扩大了几倍,学生数量随之剧增,黄冈中学就由一届6个班扩大到了22个班。
2.面临着优质教师流失的困境。黄冈中学数学组特级教师王宪生归纳起老师流动的去向,先是“到南方去”,然后是“到武汉去”。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老师主要前往广东等沿海地区;2006年建新校区以来,往武汉跑的多了。数学组总共也就30多个老师,前前后后走了十多个,而且多数都是三四十岁的骨干教师,甚至是特级教师。“金牌教练”成批地去往南方、武汉、东部沿海城市,给新学校的竞赛成绩带来了繁荣。在武汉,竞赛成绩独占鳌头的两所高中——华师一附中和武汉二中,竞赛教练都不乏黄冈中学教师的身影。2004年,黄冈中学的物理竞赛教练姚学林去了深圳中学之后,实现了该校在物理竞赛奖牌上零的突破,至今他已经带领学生拿到了3块国际奥赛金牌。
3.高考制度的变革,黄冈中学的地位开始下降。以前,黄冈中学的不少老师都担任过高考的出题人和阅卷人,但是2002年开始,各地高考自主命题,黄冈中学不再是标杆;随之而来的新课改更是让黄冈中学优势丧尽,因为湖北省不在新课改首批试点名单中,以前都是别人来黄冈中学学经验,现在是黄冈中学去请人家来介绍新课标改革经验。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有点尴尬。因为这也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
百年黄高,自恢复高考以后,就声名鹊起。恢复高考第二年,就包揽湖北省高考总分前三名和第五、六名。所有学生全部考入重点大学,其中13人进入北大、清华。黄冈中学的江湖地位由此树立。80年代,黄冈中学又用奥林匹克竞赛击败了众多有名的中学,被誉为“金牌中学”,每年保送到北大清华的学生就多达30多名,再次树立了黄冈中学的霸主地位。
但是1999年之后,黄冈中学就再没出过省状元,2016黄冈中学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学生为17人左右,相比衡水中学的175人,差距非常大。全国中学排名也降到了80名。
出现这种状况的因素很多,最主要因素应该是竞争带来的结果,黄冈地处鄂东南,属于大别山区,经济落后,老师的待遇不高。黄冈中学出名之后,很多南方省市和武汉的学校都来交流,用优厚的待遇,带走了一大批优秀的老师,导致了黄高的教学质量下降,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每年的尖子生,都考到武汉的学校读书,导致本地的生源质量下降。可想而知,黄高为什么会没落了。
不过现在黄高又从素质教育入手,走在逐步赶上的路上。相信过不了多久,我们又可以看到黄冈中学的辉煌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