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依赖进口车到老外擦中国车,这种变化背后是什么原因?
从依赖进口车到老外擦中国车,这种变化背后是什么原因?
为国货起舞,这是中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变的体现。“Made in China”说明了中国制造的强大,但华为因为芯片核心技术被美国卡脖子之后让更多人明白,只有心怀勇敢,不断创新,才能一路披荆斩棘,越走越强大。
所以,以"用技术创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品牌使命的比亚迪,在成立之初,它在定位上就是立足民族,放眼全球。从起步就专注于电池的自主研发。正因为坚持自主创新,汉的出现,刷新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搭载的刀片电池用技术创新引领全球动力发展回归正轨。
6月20日,比亚迪“汉为观止 星耀中国”活动在很多城市展开,展出期间更有国际化的外籍工作团队进行“艺术擦车”表演,将舞蹈艺术与擦车动作相结合,与汉所散发的中式豪华风完美融合,别具意境和韵味,让现场的观众流连忘返。
老外擦中国车的活动,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亲眼目睹国货汽车界 “尖儿货”的风***。与此同时,网络上也形成了#为国货起舞#的话题热潮。有人认为,“中国制造”从浮躁走向沉淀,用多年蛰伏和定力,蜕变为“中国创造”,并孕育出世界知名的品牌,来之不易!
为国货起舞,如今的中国制造,无论是技术还是品质的水准,正在打破了许多人的陈腐“偏见”,改变了人们过去对于外资品牌盲目推崇的观念。华为、比亚迪等批代表着“中国制造”中的精品的国货品牌,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品质,赢得全球的市场口碑。
汉预售成绩亮眼,从这个数据也能看出人们对汉的期待程度,也能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创造正逐渐被人们认可。
我认为这样的巨大转变,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之前我国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在汽车上更没有突出的亮点,所以不被人所爱。但在近些年的改革创新道路上,我国坚持中国造,做自己的技术,正因为科技的创新进步,才会有这样巨大的转变。
国际团队的艺术擦车表演,为国货起舞,展现出了中国汽车品牌对工艺和美学的极致追求。也让我想起了江湖的传言,比亚迪左手拿着刀片电池,高续航低风险,右手拿着碳化硅模块,高功率又省电,将刷新世界对中国汽车品牌的认知。
分享一件振奋人心的事:在某个车展上,一老外流连在中国某品牌的展台,对一款产品设计非常感兴趣。虽然,欧美汽车强国的消费者,对中国产品设计大感兴趣,并不能代表什么!但这说明,在不了解中国汽车产品机械层面的前提下,中国品牌设计层面已经国际化!但这位老外可能不知道,中国如今优秀的汽车产品,已经从里带外的改头换面。外观设计得到老外的认可的同时,机械层面的优秀,会让对中国汽车工业有偏见的消费者大吃一惊!
曾几何时,价格昂贵的进口车型,海外市场同款车型售价仅仅是国内的三分之一。而只有依靠中国汽车工业的整体进步,才不会受到这种区别对待。而在汽车新能源化发展趋势的当下,未雨绸缪的对混动和纯电车型投入,是我们弯道超车的最佳时机。但是,奋进和革新都需要阵痛、需要投入,不能空口白话。
比如,新能源汽车引领者比亚迪,从仅仅二十人,发展到名满天下的如今,依靠的就是自强、自信。要知道,只有产品具备实力,才能自信。
而即将上市的汉EV,完美融合了民族文化、现代科技和工艺匠心!通过安全标杆的刀片电池、热成型钢采用量国产第一的车身、0-100km/h公里加速3.9秒、605km的续航、S级豪华旗舰内饰等,刷新了用户的用车体验。
可以说,汉不仅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新时代工匠精神巧妙融合,同时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品质,全面对标同级进口、合资车型,向世界展示中国车的极致自信之美。
正是众多汉EV、汉DM等国产优秀汽车产品的推出,才让全球市场更重视中国的汽车品牌和产品。而“老外擦中国车”活动,则是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亲眼目睹国货汽车界尖货的风***。
曾几何时,我国的汽车工业,相当落后,在中国市场卖得最好最多的,都是一些合资企业或者是纯进口的车。而中国车在国人心中,一直是相对落后,做工粗糙,质量很差的代名词。从而影响了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
但这种现象,随着比亚迪等一批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车企的不懈努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现在,不但国内市场开始接受并认同比亚迪等自主品牌汽车,在国外,中国车也越来越受到认可。
拿上图的车来说,遮住车标,你敢相信这是中国品牌的车吗?而这正是比亚迪旗下的全新车型汉,无论外观内饰还是性能,汉亮相以来就深受关注。外观时尚大气,内饰豪华动感,科技感十足,高性能配置,NEDC续航里程605公里,这些都让刮目相看。
无论是外观内饰,还是体现在硬实力上面的续航和加速,又或者是操控等,汉都可以说是表现不俗。有媒体认为,比亚迪为汉选择了一条和特斯拉完全不同的路线,让那些喜欢电动车加速,在意车辆质感,但又无法忍受特斯拉硬伤的电动车拥趸们拥有了另[_a***_]选项,均衡是这台车最大的特点。在预售1个月的时间内,汉的预订量就突破了20000单,充分印证了市场的期待与认可。
我觉得,出现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车综合实力的全方位提升。这是一个从学习到追赶,再到超越的过程。
之前依赖进口车,是因为中国自己的造车工业不发达,只能通过进口车来满足国内需求。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在看到、摸到进口车后,造车工业开启了漫长的学习和追赶的过程,慢慢地,中国车各方面性能逐步提升,先是和进口车持平,紧接着现在便实现了超越。
由于中国车进步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甚至有一部分国内消费者,他们的认知都还没能来得及转变,反倒是老外更容易接受“中国车更优异”这一事实。这也是中国车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即在全球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品质自信。
品质自信有多重要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自燃”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事故,因为它直接威胁到车主和乘客的生命安全。然而,在过去数年里,一旦进口车出现“自燃”***,大家普遍感觉只是偶发***,是个案,要宽容对待;反之,每当中国车遇到类似***,大家还是很容易给中国车扣上“质量差”的帽子,认为是存在普遍问题,一棍子打死。
但实际上,中国车在解决“自燃”方面,目前已经领先进口车非常多了,如汉EV搭载的刀片电池,是比亚迪在动力电池领域的集大成之作,集成了比亚迪从电池原材料制取到动力电池包封装的全产业链优势。汉EV搭载量产状态的刀片电池,开创纯电动力新里程。刀片电池比三元锂电池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可显著降低车辆发生自燃的可能性。刀片电池独特的造型结构和专利工艺,使得热量不易聚积,电池升温缓慢。在行业公认最为严苛的电池安全测试——“***测试”中,三元锂电池被***穿透后瞬间发生爆燃,而刀片电池被穿透后表面温度维持在30~60℃之间,不仅没有着火,甚至连烟雾都没有冒出。比亚迪对自己的品质是高度自信的,引用公司总裁王传福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刀片电池将“自燃”二字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中彻底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