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情境测试法(品德测评)?
- 感统失调的孩子如何训练?
情境测试法指测评者设置一定的情境和标准,并观察被测评者在该情境中的反应,根据事先规定的标准对被测评者的品德发展状况做出评价的方法。
美国学者哈特逊和梅所设计的“诚实测验”(CEI)给被测评者提供各种可以乘隙***、伺机说谎甚至是可以从中行窃的机会,通过观察被测评者在这些情境下的行为反应,对其诚实性给予评定。
例如,教师在考试后收回试卷,对学生的试卷进行批改并记录学生的成绩,但在卷面上不做任何标记。之后,教师将中外学生品德测评的比较研究试卷发给学生,在宣读正确答案的同时让学生自己评分,如果学生改动了自己的答卷或评分结果与教师所记录的分数差别很大,说明这位学生不够诚实。
中国学者也曾设计了评价学生诚实和公正的情境测试。例如,将两个玻璃球放在一个碗里,要求被试在半分钟内,用筷子将球夹到距离5公分的另一个空碗里,每夹过去一个球奖给一张画片,但不得用手拿。测试时主试不在场,让被试单独玩这个游戏。主试通过单向孔观察被试半分钟内的活动,如发现不诚实者,可
对其进行个别教育。
再如,给被测评者每人10张彩色手工纸,要求被测评者将这10张彩色手工纸平
均分配给包括自己在内的3个人,规定不得将纸张撕开进行分配。在分配前,告诉负责分配的被测评者,分完后,分给自己的一份就归自己所有了。通过这个测试,可以反映出被测评者是否做到先人后己。
感统失调的孩子如何训练?
谢邀回答。
首先“感统失调”是指大脑先天性发育不足或未出现损伤时,脑干部分的神经整合能力缺失,不能有效建立神经和行为之间的联系。
“感统失调”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障碍:
1)身体运动协调障碍;
2)视听语言障碍;
3)触觉防御障碍;
4)性格障碍;
5)情感障碍;
6)认知障碍。
查阅相关文献可知,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在10%-30%之间。国内学者对儿童感统失调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任何一个儿童群体当中,这是一种常见现象,男童比率高于女童,在儿童时期进行干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
感觉统合说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身额感官聪外界获得不同的感觉信息(视、听、嗅、味、触、前庭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感觉统合不足或感觉统合失调就会影响大脑各功能区,感觉器官及身体的协调发挥,引发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我从2005年开始接触感统,并对孩子进行训练,有一定的经验。
一般的训练都是在专门的感统训练室,有专门的感统器材,有专业的感统训练师。从对孩子的评估到训练都是系统的。
大多感统训练室都配的器材有:万像组合,滑板,大龙球,跳袋等。感统训练师会跟据评估结果对孩子进行相应的训练。
除了在专门的地方训练,在家里也可以,比如和孩子插积木,夹玻璃球,沙包投准等都可以。我们小时候玩的那些小游戏也是感统的一些组合――跳方、扔球,滚铁环等,就是没给它定义罢了。我还是很喜欢传统的那些项目。
感统训练是一门很值得研究的学问,对孩子的训练也非常好。希望人们都了解,正确对待。
婴幼儿时期是感觉统合发展的重要时期。感觉统合训练有助于儿童对感觉***做出适应性的反应,提高儿童在学习、运动、注意力等方面的能力。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生活中常见的游戏,在玩的同时促进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
1、海洋球池
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入球池,坐着、躺着、趴着、翻滚等等,让身体接受球的挤压,加强对全身触觉系统的***和锻炼,可以修正孩子的触觉防御,强化触觉方面的本体感。
作用:强化皮肤、肌肉、关节神经感应,辨识感觉层次,调整大脑感觉神经的灵敏度。
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种运动对孩子来说都是感统锻炼,有的家长认为必须去专门的机构,制定专门的训练***,才能达到感统锻炼的效果。
大自然中天然的锻炼器械无处不在,比如在感统教室里走独木桥即练了平衡能力,又锻炼了脚部的触觉敏感,那么走在马路上,领着孩子也可以走马路牙子,在父母的看护下只要孩子安全有保障,走马路牙子同样可以锻炼他们的平衡能力和注意力集中。
同理,去游乐园里玩荡秋千,爬山等可以锻炼孩子的本体觉,总之,延伸出去琢磨,各种玩,各种运动都是在锻炼,都可以治疗感统失调。
在家中也适量的安排孩子做点力所能及的活儿,或者多陪他玩,只要动起来身体各个部位和环节都会活动,都会***大脑神经,达到感统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