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造的汽车是什么品牌?
- 华为有自研架构的可能性大吗?
- 为什么有人说华为不自研摄像头CMOS了?
极狐阿尔法S
1.华为推出的首款增程式汽车***5,这是华为深度合作的:***5实际上的生产商是赛力斯, 但是门店少,销售渠道比较窄,所以是华为来提供更多的销售渠道;***5也有不少华为的技术,电机、 HiCar系统还有音响都是华为的技术,这也算是两个之间的合作;华为还参与了***5的设计,还有质量上的把控。
2.现在有很多的手机品牌都开始造车的***了,可以看到苹果,小米都有这方面的***,那么华为跟塞力斯的合作,生产出来的***5也是在很多人的情理之中了。这就证明了,今年也是造车狂热的一年。
3.华为智能汽车五大业务板块虽然布局全面,但并非全盘控制,更多是选择了开放式合作。比如MDC车载计算平台,提供了包括自研AI芯片的硬件平台、自研车控OS的软件平台、工具链与仿真平台配套,但功能软件平台的场景应用、算法,以及传感器、线控底盘等,则需要车企、传统供应商、自动驾驶科技公司等生态伙伴去一起完善,那些与华为定位有重合的公司,则可能受到一定冲击。
华为有自研架构的可能性大吗?
谢邀!
目前来看的话并不是什么大的难题啊,此前有消息表示华为已经掌握了ARM架构的一些指令修改,理论上来说是可以开发出像高通以及苹果的自主架构体系。
很多人其实误解了AR m的公版架构,其实受到最大影响的是CPU的性能,可我们发现麒麟处理器的CPU性能一直适合高通处理器旗鼓相当的,这一点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华为处理器的真正差距在于gpu的性能,而gpu的性能其实和公版架构没有太大的一个联系或者说,不是受公版架构太大的影响。所以理论上对于华为来说,目前是没有必要去做自主架构产品。
与此同时华为的麒麟处理器目前还只是供应自己的旗舰手机,而这样的压力已经让华为的芯片领域有点吃不消,所以中低端的处理器,其实华为研发的速度是相对来说比较缓慢的,这也是目前华为的处理器应用范围没有那么广,所导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而在未来,如果华为的全系列产品,无论从旗舰产品还是中低端产品,都使用自己的麒麟系列产品,那我个人觉得华为真正研发自主架构的时机就到了。
目前来看的话,华为处理器还是啊,需要持续在gpu上努力,同时在工板架构层面积累比较深厚的经验,加上在gpu方面做出更好的设计以及选择。
为什么要自研?
第一,华为不是搞基础研究,他是商业公司,做技术商人,基础类研究可以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去完成。
第二,整个行业没有到必须用新架构才能解决问题的阶段。
第三,如果要新架构,势必要拉通OS,数据库,应用等。按当前这种国际形式,大家不合作,很难形成风气。
以现在传出的各种消息看来,华为肯定是有在进行架构的研发,但最终成果怎么样还要打上个问号,即使有设计出来其性能应该也会比ARM的架构差上很多。
早在18年10月左右,就有报道指出华为的下一代处理器麒麟990会用上华为的自研架构,而且其整体性能会接近三星的SOC,但之后关于华为自研架构的消息就很少了,可能是在过程中遇到了什么瓶颈。
结合ARM宣布与华为暂停合作以来华为的各种消息,华为肯定是有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了,而且在表现上不会太差,但对架构的替代品上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明,推测其自主研发的架构可能还不适合用于大规模生产中。
5月27日,ARM公布了新架构A77,其CPU性能比上一代提升了20%左右,GPU更是比上一代提升了40%,可以说是非常强悍,ARM的实力确实不容任何人小看。
架构要比ARM,芯片要打高通,操作系统要战谷歌,华为一家要干全产业链的事情,这对中国科技界来说是可悲的,希望能有得力的队友站出来助华为一臂之力,报团才能取暖,各自为战只会被个个击破!
就目前的技术来看,我认为可能性不大,毕竟,苹果,三星,高通的手机处理芯片都是基于arm 架构的, 目前,arm 虽然已经停止与华为业务上的合作,但是华为有arm 的永久授权,同时 麒麟985 已经快量产,并且不会受影响, 所以 我认为华为还是会基于arm 进行开发.
最后,多事之秋,希望华为挺住! 期待秋季的新系统面市,加油!
为什么有人说华为不自研摄像头CMOS了?
不排除华为可能会做这些的可能性,就目前而言,智能手机最核心的几个重点部件的国产化是第一顺位,而且CMOS门槛并不低,但是并没有被垄断趋势,所以不是最紧急的,最重要的是国内有供应商在做,成绩也不错,后续可能会像京东方一样,成为华为旗舰机的第一供应商
谢邀!
并不是华为不研发的,而是这些东西确实是非常难,加上耗资巨大,也不一定能够赶上如今的主流水平,这也是很多人其实都低估了从0~1的过程。
以处理器为例,世界上也总共就有那么几个巨头能够研发自己的核心处理器,小米玩的澎湃处理器,研发了第1代就吃不消了,所谓的采用什么arm公版架构等等,说到底了钱到位了还要有技术。
而传感器部分也是一样的,目前来说,而知名的厂商也就是索尼,三星,OV等等。这两年,OV的市场也是大幅度缩水,传感器的部分基本上就只剩三星和索尼了。
华为其实也参与了传感器的研发,比如说p20Pro以及mate20Pro上所使用的索尼imx600传感器就是华为和索尼耗费了几年时间,以及巨大的财力来研发的一个底非常大的传感器。
从这个研发过程,我个人觉得华为其实应该已经感受到了传感器部分的难度以及所需要的技术沉淀,目前来说的话从0到一在做一款传感器显然是不划算的,而且耗费时间也太长,即便做出来了能否超过三星包括索尼的这些传感器还是一个非常大的未知数,我个人是觉得,确实是没有必要。
这对于一个手机厂商来说,在核心硬件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就已经算是不错了,比如说在核心处理器方面不受他人的影响,可以随心所欲的给予自己比较好的供货量,也不需要和别的厂商抢首发,这已经算是非常成功了,再其他的零器件方面我个人觉得还是***用供应链体系的比较好,风险小,同时成熟度也是比较高。
别说华为,想多了,放眼全球高端数码相机,从哈苏到尼康这些个百年老店,除了佳能能自给自足,哪家用的不是索尼的?这背后涉及多少技术储备和专利?华为麒麟能研发起来靠的是ARM授权,说白了就是给你把一栋大楼地基盖好了,让你去做装修。做CMOS涉及的光学影像技术没那么好掌握,而且索尼这种传统的日本企业是不会给你授权去做的,想都别想。
索尼影像沉淀了多少年才开发出来了可以商用的手机cmos,而索尼的影像从很多年前就开始布局,华为它只是一家通讯公司,它的布局都是关于通信方面的研究,手机只是一个分业务而已,让华为现在研究cmos需要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于现在的手机市场根本就是得不偿失。而仅仅跟索尼打好合作关系,购买索尼成熟的cmos就可以免去这大量的资金,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