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程式电车有什么致命缺点吗?
- 问界m5发动机评测?
- 为什么宝马和福特都放弃了研发增程式电动车?
大家好,我接下来写的东西,要先说下,增程式的车优点还是有不少的。但是今天由于涉及上面问题的原因,我们就写一下它的缺点。 我试驾过增程式的两款车,我也对增程式的车进行了下了解。增程车的原理不同于混动和纯电动。增程车和混动都有发动机和电动机,只是增程车发动机启动作用是增程系统(增程器)的作用,说白了就是烧油充电。并不参与驱动车子,而驱动车子的是电动机。混动是发动机要参驱动车的。说白了发动机和电动机都需要参与到动力直接输出。
增程和纯电动车原理区别是,增程式的车,有发动机,它可以通过燃油充电,虽然电池容量和纯电驱动能耗不如电动车,但是没有续航焦虑。
增程车优点不少,尤其是现在很多增程车可以充电,还有绿牌,电动车的驾驶感觉等。但是缺点也有我主要说的三点:
第一.就是从环保的意义上来讲,未来环保是要零排放!增程车论驾驶感受和车的重量尺寸,油耗是不高,但是对于发动机排量来讲油耗不低,1.2的排量跑高速经常也要8个油以上。从环保意义来讲应该就是过度产品。只不过是现在我国对于绿牌的的一个关键定义,就是纯电续航50公里以上。其实增程车按排放来讲可能不算环保!
第二.增程车的价格,其实是要贵过纯燃油车,当然比纯电略低一点。毕竟结构复杂,成本不低。维护保养要比纯电车高。由于增程车结构本身的原因,跑高速能耗高。车子电动驱动,但是燃油充电,充电效率有的时候跟不上消耗。
第三.增程车的驾驶感受,有人说电动车驾驶感觉好,我不觉得特斯拉驾驶体验有多好!除了加速快,别的真的没啥好感。和保时捷taycan等德系高端电车比起来,行驶品质和驾驶乐趣,以及容易上手程度差距不小。增程车就更怪了,车速超过100车内就是一个小排量的汽车动静。电动车没有发动机声音,增程车有。加速也没有电动车快。有些时候我们试驾增程车感觉不错,其实是因为理想one和岚图车子内饰各方面配置非常的不错。驾驶起来惊喜感很足!
虽然提到的都是增程式车的缺点,但只是有什么说什么,不是贬低它们。增程式的优点非常明显,绿牌,可以没有续航焦虑,电动驱动车跑高速不焦虑。这都是它们的核心卖点!
问界m5发动机评测?
问界m5搭载的是小康集团专为混动打造的1.5T四缸发动机,通过增加发动机的压缩比,以及采用DCVVT进排气气门可变正时技术,使其压缩比达到15:1,热效率达到41%,这意味着发动机作为增程器可以产生更多的电。
为什么宝马和福特都放弃了研发增程式电动车?
宝马2023年前实现25款新能源车型的布局,其中纯电动车数量会超过一半。增程式解决方案已被宝马在追求车辆电动化的道路上放弃,在随后的宝马集团高层访谈中也向外界证实了这点。宝马认为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充电配套设施的越发完善,继续选择在混动和纯电动之间再执意坚持插入第三种技术解决方案是没有必要的。
宝马在五年前推出的i3有两个版本,分别为44.98万元的纯电版和51.68万元的增程式。据公开数据显示,截止至2018年底宝马i3累计销售4383台,其中增程式版本的销量,宝马未向外界透露。可见即便是宝马的车型,产品售价过高仍然是限制销量的主要因素。同样的例子还有国内另一款增程式车型别克VELITE 5,上市售价26.58万起,从2017年上市累计销量只有五六千台,只能遗憾停产。而福特目前推出的新能源车型都是PHEV中的插电混动车型,并未有增程型车型的开发***。
尽管目前对汽车的终极动力的预测是电池储能还是氢燃料储能暂无结论,但可以确定的是油电混动和插电混动都只是向纯电动化方向前进的过渡方案,而增程式的解决方案虽然也算是一种,但从产业规模上看更显边缘化。
其实所谓的增程式电动车简单说就是在纯电动汽车的基础上加入一个发动机,发动机主要就是用来发电,发动机本身并不直接驱动车轮。增加了一个发动机,电池组并没有被替代,汽车的研发和生产难度都会大大的增加,而且增程式电动车由于比普通的电动汽车增加了发动机,所以还需要配备相应的油箱,排气管等,又进一步提高了汽车整车重量,影响续航能力。
尽管现在国家政策已经将增程型纳入新能源产品型谱,可以获得补贴和政策支持,国家政策的考虑肯定是多方面的,从产品上说增程型与日系的强混最后的结果基本相当,仍然都需要加油,都有排放;唯一的明显的差异是日系强混技术我们无法突破专利封锁,增程型的技术[_a***_]开放,国内有机会实现产业化。国外品牌全面转向纯电动(不管是电池储能还是氢燃料储能)也正式看到了增程型没有什么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