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哪年开始进入牛市?
- 中国新能源汽车现在的发展情况如何?
- 新能源车补贴力度这么大,现阶段销量为什么也没有大规模增长呢?
新能源哪年开始进入牛市?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就开始布局新能源专用车,但是那时国家主要的新能源专用车销量结构是城市物流车,例如环卫车。
2015年是新能源汽车打基础的一年,也是正式向普通消费者推广的一年,所以这一年的销量并没什么很大的增长,但是国家加快了公共充电站的建设,这无疑是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势。
2016年是新能源汽车的调整年,经历了各种“喜”与“忧”。车企骗补风波、三元锂电池暂停令、积分和碳配额制度、电池目录、生产资质、补贴将调整、低速电动车技术条件立项等。受到政策扰动影响,全年销量增长相对温和,销量40-45万辆之间,由于年底的政策调整,导致部分市场需求会压缩至2017年。
新能源汽车虽然是发展的趋向,但纯电力汽车还有许多瓶颈科技需要突破,我的一个朋友在黑龙江汽车的参数充满电跑400公里,但是在零下20度的时候,却跑了150公里,通过电话咨询生产厂家得到的答复,却是全世界都是有这个问题,电池受冷受热都会出现问题,因此如果我自己是北方的。我就会不买纯电车了
以能源供给方式为依据新能源汽车主要分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
政策加持下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同比上涨
自从2009年以来,以我国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发改委为主的多部委多次阀门新能源汽车行业补贴政策,促进我国汽车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与接受度,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36.6万辆,同比增长7.5%。
2019年11月23日,我去广州国际车展转了一圈,拍摄了一组视频,纵观车展,新能源汽车不算规模,但有新品,还是以传统汽车唱主角。车展的情况传递一个信息,新能源车在发展,但发展不是我们想象的状况。仅我个人所见。
中国为啥要发展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其实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从业者,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从国家能源战略上来讲:减少石油消耗,摆脱对石油的进口依赖
中国目前是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并对石油、天然气这种不可再生***的依赖程度日益加大,石油进口数量日益增长,但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和民生***,此等重要作用的***命脉掌握在别人手里是及其不划算而且危险的,因此中国需要寻求其他“现行的”可替代能源方案,但是太阳能、氢燃料电池以及核动力等能源技术复杂,在短期内无法实行量产,电力能源作为当前可行的能源方案可一定程度的解决对石油***的依赖。
但是目前的中国电力大部分来自火力发电,所以当前的电动车也只是中短期的替代方案,最终的驱动能源方式还是以氢燃料、太阳能甚至是核动力这种清洁、高效以及可再生的能源的,具体什么方式就看后期的技术发展水平了。
2、从环境保护上来讲:降低城市尾气排放,发电污染比较集中,相对容易管控和治理。
从能源消耗的角度来说,电动汽车的能源消耗并不低,但确实低于燃油汽车。所有的电动汽车都可以实现制动能源回收,但普通燃油车是没有这个功能的。
电动汽车首先可以实现零排放,虽然发电也是要费煤、费气的,但总归对于某一个区域而言,实现了零排放。对城市的环保部门来说,这是必须值得肯定的。
燃油车全系统空气污染分析:
目前市场上主要分为两类车企,一类是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以北汽、比亚迪、吉利等为代表;另一类是新兴造车企业,主要是互联网、IT等企业的跨界造车,以蔚来、威马、零跑等为代表。
传统企业依托自身雄厚的实力已经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脚跟,4月份,北汽新能源EC系列以7471辆占据销量榜首,比亚迪、吉利等车型紧追其后,但从新能源汽车总销量来看,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占据着前两名。相比于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目前大多处于首款车型的发布阶段,距量产时间还有一定距离。一是造车新势力相比于传统车企自身实力有限,目前的生产交付能力欠佳,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获取的趋严,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想要拿到生产牌照是一个急需考虑的问题。
新能源车补贴力度这么大,现阶段销量为什么也没有大规模增长呢?
毓美美作答:新能源车2014年销量7.5万,2016年50万辆,2019年,受宏观经济压力较大、相关支持政策退坡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出现下滑,全年产销120万辆。2020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1.4万辆,同比下降56.4%,受补贴大幅退坡的影响,从去年7月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就一直在下滑。叠加[_a***_]及全球石油价格下跌影响,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更是面临巨大的挑战。
在补贴退坡前所有工厂火力全开,拼命生产,然后竭尽所能的拼命的做出销量和上牌量。 所以,19年这几个大企业的销量,退坡前的真实销量水分肯定不小。或许退坡后的相当一部分销量,在退坡前就卖出去了。所以,一些车企的销量,自然是退坡后一路下滑。
据相关报告显示,近一半消费者放弃新能源电动车的原因是车辆续航问题。此外,由于多起电动车爆炸起火***的影响,还有近30%的消费者担心电池安全问题。
不是因为新能源车好,所以国家支持,而是因为国家支持,所以新能源车才有可能做好。 只有用的人够多,成本才能降下来,研发投入才能跟上,行业才能发展。新能源车就目前的销量,跟燃油车接近三千万量的产销量差太远,销量低,制造成本就高,性能也跟不上。新能源车在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分享点亮生活,欢迎加关注,感谢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