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氧动力汽车续航多少公里?
- 电动车,氢动力车和核动力车,哪个才是新能源的主流方向呢?
氧动力汽车的续航里程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车辆的型号、电池容量、驾驶方式、路况以及环境温度等。一般来说,现代氧动力汽车的续航里程可以在100到400公里不等。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电池的改进,续航里程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市场上已有一些氧动力汽车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500公里以上。然而,具体的续航里程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车型来确定。
续航650公里。
丰田官方公布了第二代Mirai的动力参数,新车基于GA-L后驱平台打造(雷克萨斯 LS同平台),续航里程较第一代Mirai提升了30%,可达650公里。
氢动力汽车的续航公里数因车型和技术不同而异。一些氢动力汽车可以在一次加氢后行驶约300至400公里,有些更先进的车型甚至可以达到50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这要看氢燃料电池的效率、储氢技术以及车辆的设计和性能等因素。续航里程的提升是氢动力汽车领域的重要研发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有望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
电动车,氢动力车和核动力车,哪个才是新能源的主流方向呢?
我认为这些都不是,交通运输已经非常市场化了,应该由市场来决定。不要认为干预,定出可以做到的排放要求就可以了。目前来讲,从安全性经济性便利性看,燃油车仍然有很大优势,而且在效率和排放上还有比较大的挖掘空间。
抛开使用技术障碍,从能源和原材料供给上看,石油,锂矿,铀矿这几样本国都不能自给。从供应量看,石油是最充沛的,铀矿最难,成本也最高,石油综合成本还是最低。如果讲有比较强的本土替代性的化,煤制甲醇是替代石油的最佳路线,而且吉利已经有甲醇汽车在产。作为燃油替代品,甲醇有很多优势。乙醇与甲醇特性差不多,乙醇的问题是,不能从矿物原料转换,仅仅从生物制品生产成本太高,耗能太大,推广乙醇,是非常欠考虑的决策。几十年前,巴西已经干过了,非常失败。为啥要重蹈覆辙?
从排放角度看,甲醇和乙醇排放要远远好于汽油柴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升效率。
从技术成熟度来讲,燃油车以及代用燃料的技术是最成熟接近实用的技术。急功近利,在技术不成熟的推荐下硬推某种技术,最后的失败是要付出代价的。巴西当年的教训,就没人知道吗?
在政策上不要总想弯道超车,急功近利。这种心态明显有强烈自卑感。踏踏实实做好每一步,每一个技术都有他的生存空间。所有革命性的技术进步,都是循循渐进的,而且没有一个是有***推动出来的。都是市场自然产生的。这种自然选择的结果,成功率远比人为选择的成功率高。
我觉得,替代燃料加混动的技术,特别是灵活燃料的热机技术,更适合本国新能源汽车的方向。
个人觉得电动车是主流,理由如下:
氢动力汽车成本高,与传统动力汽车相比,氢动力汽车成本至少高出20%。而核动力车更不可能,每一辆汽车里面装一个核反应堆,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危险吗?电动车技术最成熟,成本低,性价比高,可以成为普及的交通工具。
但是电动车的发展方向会在电池上,现在铅酸电池向锂电池转变,未来会有石墨烯电池等等高科技储能技术。另外充电和续航里程也是电动汽车的成长空间。
纯电动车是主流方向。氢动力车由于其配套设施过多,发展不易。核动力车在目前而言,仅是幻想产品,核动力要发展成车载使用在三五十年内还不现实。
至于电动车的发展,主要是设计师的思想理念改变,现有的电动车只是简单的将燃油车结构生搬硬套在电动机上,还只是最简单初级的模拟阶段,所以有种种的限制与瓶颈存在。而在第二代电动车中,电池只是普通的辅助设备,而非主要设备。百公里耗电4-8度电,一般存储30度电,就可跑上750公里,自重在800公斤左右。此产品己在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