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达也要造车?恒大、宝能已深陷泥潭,为何王健林还要一意孤行?
- 一周内宣布投资2800亿元,恒大的汽车什么时候落地?
- “投资必过山海关”,许家印、王健林为何再次闯关东?
万达也要造车?恒大、宝能已深陷泥潭,为何王健林还要一意孤行?
我们的民营企业之所以没有大品牌,就因为他们只是追求资本运作而不是专注技术积累。
房地产赚钱他们蝇营狗苟肆无忌惮。新能源汽车能够拿到***补贴,他们就开始造汽车,总之什么赚钱干什么,所以我们没几个企业家只有投机者。
一周内宣布投资2800亿元,恒大的汽车什么时候落地?
一些人合同和MOU 分不清。这时间和沈阳签的都是mou, 不是合同,至于投多少多少钱那只是个远景规划,也许1年,也许10年,也许没有,MOU, 不是合同,更没有法律约束。战略意向合作协议即MOU ,什么也不是,更没有法律约束,如果看好沈阳营销环境还用签MOU ?这东西给自己壮胆,外行人看的
1、如果没记错,恒大的新闻通稿里曾经说,6月份开始量产车,现在还没看到动静。等消息吧。
2、有钱当然好啊,造车就是烧钱。
3、但是现在许家印烧钱的节奏有没有感觉到是几年前王健林烧钱建万达城的节奏?但是,王健林怎么样了?所以,钱烧的多了,不见得就是好事。
4、万达要造大概10万元左右的车,但是万达便宜的房子质量如何?大家可以认真考虑一下。
新能源汽车实在太烧钱了,没有足够实力的企业是玩不转的。
恒大在这方面恰恰占据优势,资金量足够充足,而且短期内也不需要汽车来盈利,有恒大集团其他版块来支撑,汽车产业链很快就可以渡过前期发展阶段,只要顺利量产,一切都解决了。资金充足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用资金解决技术问题,除了自己研发,还可以全球收购领先的技术专利,目前恒大已经收购或持股了NEVS、卡耐、柯尼塞格、泰特等世界领先的汽车产业链公司,未来完全可以打造一条完整成熟的全产业链造车体系。
虽然恒大目前已经占据了不少先发优势,但是面对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后续发展还要拭目以待。
恒大最近在沈阳宣布与当地***签署合作协议。这已经表明了恒大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信心和态度了,与***合作大大的提升了整个项目的发展。也显示了自己的决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量产应该已经不远了值得期待阿。
今年1月24日入驻动力电池企业卡耐公司,得到日本领先动力电池技术;1月29日与殿堂级超跑科尼赛克组建合资公司,致力于研发和生产制造世界顶级新能源汽车;3月份又收购荷兰e-Traction,掌握商用车领域先进的轮毂电机技术;5月再收购英国Protean,掌握乘用车领域先进的轮毂电机技术;而6月份两次大动作先后投资1600亿在广州南沙布局新能源汽车整车、电池、电机的研发和生产,投资1200亿在沈阳建设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生产基地、轮毂电机研发生产基地、动力电池工厂。这一些列的操作可以说是紧锣密鼓,现在技术配齐,量产应该很快了,期待
“投资必过山海关”,许家印、王健林为何再次闯关东?
投资必须过山海关,其实也有很大的社会背景。不是每时每刻都合适用。
现在的这个时候,国家喊出了要实业兴邦,要走一条制造业的路子,这时候,就真的又到了东北的第二个春天了。
东北素来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港口条件,是实现实业兴邦主阵地的不二之选。而房地产公司也面临着转型,所以两者有着一拍即合的关系。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趋显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步伐相对缓慢。
这几年国家进一步加大力度,包括出台28号文件,管近期的。也包括出台7号文件,管长期的。还出台一些针对眼前问题的政策文件。经过这些努力以后东北经济开始回升,尽管仍然处于比较低的状态和波动之中,但从去年开始,经济开始好转,现在有的省份已接近和达到平均水平。但是对于一线城市来说,还是相对落后的,还需要更多投资来振兴这个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