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款小鹏g9交付时间?
- 进军挪威市场,如何看待蔚来汽车的海外第一步?
- 华米科技前景怎样?
- 国产汽车终于起势,长城汽车为什么掉队了?
- 如何评价以蔚来为代表的新势力造车?
2024款小鹏G9于2023年9月19日正式上市,定价26.29万元起。据小鹏汽车官方消息,该车型将于2023年10月份在挪威、丹麦、荷兰、瑞典等国家开启交付,并***在2024年德国市场开售。
进军挪威市场,如何看待蔚来汽车的海外第一步?
首先支持蔚来进驻北欧市场,挪威的气候、生态、消费等环境,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比较适合快速开拓。
就造车新势力来说,相比小鹏、理想等,蔚来相对来说是比较成功的,销量、口碑有目共睹。蔚来是PPT造车落地最成功的。
不过相对于传统油改电车企来说,在品牌力和市场方面稍微差点,但单从新能源市场的销量来看,蔚来还是非常可观的。
中国品牌走出去是这几年全中国的大环境、大环境,陆地一带一路、海上一带一路都为中国品牌走出去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
蔚来李斌说他们的对手就是BMW、奔驰,足以看得出李斌对蔚来的定位还是看得很透彻的,就是要走高端路线,高端新能源路线,北欧又是一个对生活品质要求特别高的市场,所以进驻北欧市场一点毛病都没有,支持。
不过单从新能源市场来说,蔚来所面对的高端品牌对手一定是特斯拉,未来还有可能面临比亚迪正在组建的高端品牌的竞争。
华米科技前景怎样?
2014年9月,伴随着库克的一句“One More Thing”,定位初代apple Watch闪亮登场。相比于当时其他的智能手表产品,“苹果表”在功能上并无太大优势,但它却得到了时尚名媛们的青睐——原因无它,只因为初代Apple Watch那独特的奢侈品定位、高昂的价格令它显得“与众不同”。特别是采用了陶瓷表身的Apple Watch Edition版本,更被视作苹果向传统奢侈腕表业界的挑战……
对于智能手表这类科技消费品而言,抛弃大众消费者、定位富豪人群是否真的合适?库克并没有直接给出回答。但众所周知的是,Apple Watch在此后的换代中逐渐开始强调功能性、引入医疗级的健康监测,与此同时取消了Edition版本。对于苹果的这一举动,老外分析师们普遍认为它标志着这家消费电子巨头找对了智能手表的功能定位。但与此同时,似乎并没有人对于苹果放弃高规格的陶瓷表身技术感到惋惜……
然而,万里之外,有那么一群中国工程师们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陶瓷材质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其质感和档次、更在于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而对于原本就具备医疗级健康监测技术、拥有自主产权低功耗处理器的这个团队而言,要想做出全世界最好的旗舰智能手表,再现连苹果都已经放弃了的顶级材质,也就变成了自然而然的结果。
这个团队,就是早已跻身全球可穿戴市场第一梯队的华米,而他们倔强与自信的成果,便是全新一代的AMAZFIT 智能手表2。
给智能手表装上一颗“健康中国芯”
长城发动机太耗油了,我都感觉油箱漏了,2.0,1.5发动机堪比3.0油耗,现在油价拼命涨,几乎没有降下来的可能,加五百跑三百多,真肉疼,再换肯定不买了,现在也没有价格和配置优势了,上层像进水了一样,各种奇葩名字
战略眼光
国产汽车强势崛起,产品线从主攻主流车到全面覆盖低中高端,再到一步步拿下轿车和SUV的双冠,以及中大型豪华轿车、越野车和皮卡车的销量冠军,一切向好!
可是就在这个阶段里,长城汽车似乎掉队了。
九月的零售量没有进入汽车厂商前十名,销量同比缩减6.36%,1-9月的累计销量更是同比缩减了9.25%;哈弗品牌累计缩减16.42%,魏牌累计缩减49.51%,只有欧拉缩减的幅度低至0.01%;但是坦克品牌同比增长69.65%,皮卡的表现也不错——答案已经明确,长城汽车的拿手好戏是[_a***_]车,掉队的原因是燃油车整体的没落。
如果汽车电动化的进程放缓一些,也许长城汽车会成为销冠冠军。
因为就内燃机和变速器而言,长城汽车的研发成果是超越其他所有国内汽车厂商的。
比如:
这是长城的系列优秀发动机。
4B15曾经横扫所有同排量发动机,使用气门升程连续可调技术,配合加速热车效率的缸盖集成排气歧管,再加上悬吊式的200bar缸内直喷,上市就带来了“王炸”;4C20B发动机不仅长城汽车旗下的四个品牌使用,东风风行、北汽的北京越野也都在使用,这就足以说明其实力如何;第三代哈弗H6 4N20四驱版本的平均油耗在10升以内,整备质量与其相当的SUV没有它更低了。
长城汽车颓势的原因:
1、死磕SUV,彻底放弃轿车。SUV市场毕竟有限,竞争力度也不小。虽说近年来SUV很火,但是轿车依旧是乘用车市场的主力,丢弃轿车市场目光是短浅的。必须打造A级、B级经典轿车至少各一款。
2、车辆型号繁杂混乱。单单一款哈弗H6起码50个以上型号,根本无法形成家族式车型,更有乱七八糟的H1~H9,F系列、M系列,乱成一锅粥!有必要学学大众、比亚迪,小型、紧凑型、中型、中大型,各推出一款经典车型(最多各两款)用心去做好即可,让车型有层次感,有辨识度。
3、奇葩命名动辄停产。咖啡、狗、猫……令人费解的命名!你看看人家比亚迪:秦、汉、唐、宋、元,有文化有内涵,体现中国元素,提升家国情怀!VV5~VV7集体停产,彻底把魏品牌搞报废。
4、新能源车布局太慢,比亚迪尽得先手,技术全面领先,想要赶超为时已晚。
长城汽车,从产品质量上看,还是有自己的一套,多年的积淀,形成的可靠性和机械性能都在主流范围。
从产品线规划上,命名有点乱,搞得人一头雾水,消费者没人整天研究你这么多命名体系,不如干脆用长城特色的,“山海关”到“嘉峪关”各大雄关命名,个人觉得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如何评价以蔚来为代表的新势力造车?
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不过国内真正开启浩浩荡荡的新能源造车运动是近十年的事情。
不禁让人唏嘘,10年的时间倒下了一批有一批新能源企业,这里面有PPT造车的(比如游侠),有只推出了工程车就夭折的(比如乐视),也有在量产边缘苦苦挣扎的(比如拜腾)。
可以说现在能存活下来的造车新势力,都经历了百般考验,所以至少在队内对比上,他们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我们重点说说蔚来,定位高端电动汽车的蔚来是帮助自主品牌对抗外资的重要砝码。举个例子,今年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中,虽然自主品牌上榜很多,但其实都是中低端车型,只有蔚来ES6一款车上了35万。所以别的暂且不说,起码这个头带得很好。
至于小鹏、威马等企业,也都拿出了各自领域不错的车型,像小鹏P7在于Model 3的对抗上一直很有话题性,威马EX5作为一款奶爸车型,截止6月,总销量也超过了3万辆。
虽然这些企业还是有很多问题,比如蔚来烧钱太快,小鹏G3质量问题有待提升,威马很长一段时间内陷入交付困境,但就大的发展势头看,这几家代表企业是做得不错的。特别是对比转型很谨慎的传统车企,他们是很好的补充。
总而言之,以蔚来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已经进入了竞争下半场,在淘汰了一大批企业后,存活下来的都建立起了自己不错的产品点,他们确实还在挣扎奋斗阶段,但对整个市场来说,这是良性的,而不是早些年那种骗钱吸血。
看似省电油钱,但省下的油钱都不够你换套电池的钱,真省了吗???所以,当下燃油车或单纯电动车比混动要实际的多,但电池的超快充,长寿,轻体,安全,低价,高能,稳定性,适应性,还有这么多问题要解决,尚需时日,我不认为当前己纪是完全进入电动车时代,4~5年后电动车能解决电池技术进入成熟期,那时电动车能进入实际普及热升期就不错了!!眼下基本都是实验期而己!!!.
对于该问题,编辑认为:12月16日蔚来汽车举行了一场产品发布,对媒体介绍ES8的产品功能及亮点。
作为一家成立三年的新势力造车企业,蔚来电动车受到业界颇多质疑,有人对其情怀营销的路径和乐视汽车展开了联想与对比,也有人对其江淮代工生产的品质、蔚来汽车的换电模式、定价等存疑。
由于蔚来汽车一直走“轻资产”的互联网路线,且未能获得生产牌照,蔚来选择了与江淮汽车进行合作,蔚来汽车95%的生产由江淮代工完成。但是江淮汽车长期走低端的生产路线,企业内部涣散,企业经营不善,这成为了外界对蔚来汽车生产品质怀疑的原因。以江淮汽车的制造水准,是否能够助力蔚来生产出具备世界标准的全铝车身,这成为了蔚来汽车走高端路线中最大的障碍之一。已经有业内人士对江淮代工生产的汽车车身设计提出批评,认为蔚来汽车的资金利用率低,车身设计粗糙。
对于蔚来汽车的价格,蔚来设计了两挡价格标准,补贴后分别为34.8 万元和 44.8 万元,以蔚来汽车的水准,这个价格能否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也需要市场的进一步验证。
换电模式是蔚来汽车面临的最大的挑战。电动车是换电好还是充电好这一直是这个行业存在的疑问。电动车的应用中,由于不可能每个消费者都能配备充电桩,充电模式在用户体验上存在一定问题,但是换电模式面对的确是更大的技术和应用难题。换电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在操作过程中,对机械连接严格的标准要求以及用电连接的安全性问题都成为换电模式面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