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世界500强的中国一汽集团旗下到底有多少个品牌?红旗是第一品牌吗?
- 有人说NISSAN车早先一直叫做“尼桑”,为什么现在变成日产了?
- 汽车制造企业与4s店是什么关系?
你好楼主,感谢你的邀请,一汽集团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制造厂,我还是有一些了解的,下面我就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一汽的品牌有多少呢?
一.共和国长子的--一汽红旗。作为一汽的子品牌,从诞生起就备受关注,***亲自试乘试驾,之后的时间一直被用作国家领导人专车和国宾车接待外宾,阅兵场上也经常见到他的身影,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说是整个第一品牌也不为过。
二.一汽奔腾。一汽奔腾!曾经的奔腾汽车B50、B70以及x80SUV表现还相当不错的,不过近几年也已经边缘化了。最近一汽奔腾推出了新款SUV车型,奔腾T77,去4s店看了之后颜值还是挺高的,内饰还可以,值得购买的一款车型,主要是价格便宜。
三.一汽夏利。这个当年红遍中国大江南北的汽车,多少人额能想着能够开上一辆夏利,不过最近这些年慢慢凋零了。
四.一汽解放。解放作为卡车系列,不仅畅销国内,在国外的销量也一直不错,得到多个国家的认可。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作为世界500强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旗下远不止红旗一个品牌,红旗汽车也不是一汽生产的第一款车型,经典车型是CA10解放汽车。
在1953年成立的第一汽车厂直到1956年7月13日生产了第一台汽车实现了从无到有,也就是众所周知的CA10,首批车型供给部队使用在58年量产CA10解放越野卡车;而红旗汽车也是在58年诞生,实际历史是要晚一些的。
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长大一汽集团在商用车领域有相当的地位,但在乘用车方面却在一直走下坡,简单了解一下一汽有哪些品牌:
一汽解放!目前主力车型是解放牌的中型及中型货车,解放汽车不仅在国内热销、在海外20余个国家地区也有频繁的出镜率。
一汽红旗!这个品牌不需要过多解释,品牌标杆、名族象征、500亿……
一汽奔腾!曾经的奔腾汽车B50、B70以及x80SUV表现还相当不错的,不过近几年也已经边缘化了。
一汽夏利!对于老司机而言这台车是很有亲切感的,不过车型老旧品质太低只能在汽车车型匮乏的年代得到认可,随着国产汽车品牌的发力夏利只是在等待大限的到来。
一汽海马!这个品牌可能比较陌生,一般只认为海马和马自达关系暧昧,但海马初期没有汽车生产资质只能选择一个靠山,总之了解就好海马还游不时间长了。
一汽吉林!国产第一台轿车的诞生地就在这,量产车型如森雅R7、一汽佳宝,这些车也只有老司机还会了解一些了。
合资品牌一汽大众,没有什么值得聊的,车型已经烂大街了。
有人说NISSAN车早先一直叫做“尼桑”,为什么现在变成日产了?
大家知道日语的文字是由汉字和***名组成的,所有的汉字都可以用***名和拉丁字母注音。汉字所占的比例比较高,而且比较早期的人名、地名、公司名基本都有对应的汉字,最近这些年来***名的比例在增加,因为来自于西方的技术、学术等方面的词汇基本上都是***名。
日语里面的汉字主要是在古代来源于中国,因为当时日本不如中国发达,所以在很多方面全面地向中国学习,包括全面引入了中国的汉字。但是绝大部分汉字引入日本以后和中国的意思是相同或相近的,当然有些也有了很大的不同,比如“手纸”在日本的意思是“书信”。而在读音上就有了很大的差别,有些相似,但大部分却差别很大。
日本几大著名的汽车公司像丰田、本田、日产、铃木都是在上世纪的早期创建的,所以他们的公司名称都是有汉字的,那这些汉字在日语里面的读音和汉语是不同的。“丰田”日语的读音是TOYOTA,“本田”日语的读音是HONDA,“日产”日语的读音是NISSAN,而“铃木”的读音是SUZUKI。
所以这些日本公司的品牌名或者是公司名,在中国就有了两种表示方法,第一种是用汉字书写,然后按汉字的读音来读,分别是日产、本田、日产、铃木,第二种是按照日语的读音的拼音来书写,分别是TOYATA、HONDA、NISSAN、SUZUKI。其中,丰田、本田和铃木的日语发音按照汉语习惯并不顺口,日产的日语发音翻译过来就是“尼桑”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顺口。所以在进入中国之初,丰田、本田、铃木都选择了按照汉字的读音来读,而日产公司则选择了日本发音的音译,这些公司的汽车在国内销售的时候,公司名称和商标会使用拉丁字母。
壹车热评,100%原创,谢绝搬运!
尼桑改名为日产,这又是一个Long Long Age的故事。NISSAN,创立于上世纪30年代,并在二战结束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不过大家别看现在我们购买的日产车价位大概也就在20万左右,看起来似乎没有BBA那样的高大上,但NISSAN在日本的地位可是不低的。
早年在日本国内所使用公务车很多都是来自于NISSAN,尤其是NISSAN的大总统这款车,更是专供贵族、王族使用,从而拥有非常高的地位。NISSAN就如它早期的商标一样,如同一个火红的太阳,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辉煌。
NISSAN在日语里的写法就是“日産”,其含义是“以人和汽车的明天为目标”,而“日産”在日语里的读音就是NISSAN。
上世纪日本车在香港流行的时候,很多日本车的名字都是被香港人直译了过来,除了NISSAN以外还有例如雷克萨斯这些车。然后这些叫法又经广州、深圳传入到了内地,因此NISSAN早期在我国销售时就沿用了“尼桑”的称呼。
至于后来为什么改名为“日产”,主要还是NISSAN在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后,需要给NISSAN取一个正式的名称。官方根据“日産”实为“日产业”的简称,以及象征“以人和汽车的明天为目标”的内在含义,最终在音译和意译之间选择了意译。
不过说句实在话,在抛开民族恩怨的因素不谈,很多日本车在正式进入我国市场后,更改的名字总觉得少了一些霸气和味道。例如“凌志”改为“雷克萨斯”;“霸道”改为“普拉多”;“尼桑”改为“日产”。
当然也有改名后让[_a***_]形象大幅提升的个例,例如我们熟知的BMW,就从原来的“宝依尔”改成了如今的“宝马”,可谓神来之笔。
日产——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之一
日产在日语中的发音是“NISSAN”,而“尼桑”其实是“NISSAN”的英文音译,所以日产和尼桑所指代的意思完全一样,只是不同的名字而已,而目前日产的最大股东其实是法国雷诺汽车,其持有日产公司42.4%的股份,实质上日产是被法国雷诺收购了。
日产汽车公司创立于1933年,是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之一,到1999年连续7年亏损,濒临破产,1999年5月28日,雷诺收购了日产汽车36.8%股权,并收购了日产在欧洲的五个财务子公司,当年10月30日,雷诺增持日产的股份至44.4%;双方于2001年10月成立雷诺-日产联盟。
还有一种说法:
“日产”是nissan的粤语译音,“尼桑”是nissan普通话译音(认真体会一下口语)
为什么会有粤语译音呢,主要是因为香港,以前中国大陆封闭,日本汽车的外国产品早已打入香港市场,而中国还没有,所以先有香港的粤语译音,现在中国大陆慢慢发展起来,当然就用普通话的译音了
同样的有:
camry 佳美 现在变成 凯美瑞
mazda 万事得 现在变成 马自达
volvo 富豪 现在变成 沃尔沃
“尼桑”就是“日产”的日语发音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使用汉字的国家,“日产”的日语发音就是“尼桑”,写成罗马字母就“NISSAN”。
在许多日本车企进入中国之初,在翻译上都是直接使用的汉字,比如:丰田、本田、铃木,对此日产也曾经纠结过。
因为“尼桑”这个名字是一个全球化的称呼,不论美国还是欧洲都是管日产叫“尼桑”,日产曾考虑过在中国也叫“尼桑”,这样便于品牌形象的全球统一。
(日产的logo中就写有其英文名称“NISSAN”,中文读作“尼桑”)
不过经过反复斟酌之后,日产汽车公司还是决定在中国使用汉字“日产”作为品牌称呼。
当然本田也有自己的英文名叫Honda,丰田则叫toyota,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两个单词的发音都不是很顺口,远不如“NISSAN尼桑”说得顺嘴。于是在坊间“尼桑”和“日产”都被普遍使用。
除了汽车外,许多日本企业的名称在中国都是单独使用汉字,像是:松下、日立、东芝、三菱、佳能等等。这主要是方便中国消费者记忆,毕竟这些日企的英文名称大多非常绕口。
而且不仅仅是日企,许多欧洲车企在入华的时候也给自己起了个“汉化名称”,像是:宝马、奔驰、路虎。
(宝马在全球的正式称呼为“BMW”,直译为“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其在国内最早的翻译叫“巴依尔”,后改为“宝马”)
日产汽车公司是日本五大汽车公司之一,早先一直叫尼桑,是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入我国的外国汽车公司之一,并被用作出租车和商务用车和***用车,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子品牌,如,公爵,公爵王,蓝鸟,阳光等。其实最早我们对外国汽车品牌都是根据公司和品牌译名来命名的,并且赋予了新的内涵,好记好听,朗朗上口。如丰田佳美,丰田皇冠,三菱帕杰罗,奔驰280等,只是大约在两千年以后,说要和国际接轨,直接按汽车的英文读音来命名,形成了两种读音并立的局面,如霸道叫普拉多,***叫格瑞娃,花冠叫卡罗拉等,听起来好像高端大气上档次,实际没有我们原来的发音有思想,有意义。两种情形是同时存在的,如德国的奔驰在我国的香港地区叫平治,在台湾地区叫宾士,宝马应该读作巴依儿等。说白了尼桑就是日产,日产就是尼桑,叫日产更形象的保护了原产地的品牌,尼桑是日本国的品牌。虽然日产公司在我国有许多合资企业,也只是在前面冠上了合作商的名称,如东风日产,郑州日产等。把猫叫个咪,骚的闲情,只是存在就是合理的。
汽车制造企业与4s店是什么关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发生了什么,同时,它也对互联网上的舆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像之前发生在全国各地的梅赛德斯-奔驰***一样,官方的梅赛德斯-奔驰调查给出解决方案,关闭了4S店,事情就这样结束了。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知道梅赛德斯-奔驰的金融服务费奔驰方面却不了了之了,而梅赛德斯-奔驰的制造商有权暂停4S店的业务。因此,很多人会问,制造商和4S店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国外4S店的服务比中国的好?制造商和4S店是什么关系?为什么4S店有问题他们都不去管?
4S店之所以叫4S店,是因为它是一家集汽车销售、配件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于一体的汽车销售企业。简单地说,它是制造商的“销售”,但它是以大型企业的形式存在的。4S店不是由制造商自己建造的,而是由经销商投资者建造的。按照厂家标准建设4S店。只有当制造商达到标准后,才能允许它开始运行。一般来说,一个品牌的4S店之间会有一定的距离,这样就不会有同性竞争。此外,4S店还代表了汽车品牌文化,体现了品牌价值,维护了品牌忠诚度,为汽车厂商树立了汽车品牌的美誉度和美誉度。
4S店在实际意义上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制造商,但这种限制更多的是指品牌知名度、忠诚度和销售目标量。因为一些4S店加入后会和厂家签订销售目标。即使他们不签字,制造商也会在那个时候把他们的车给4S店。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4S店的品牌效率较低,以后有不少的库存车。如果4S店的一些行为损害了品牌形象,那么制造商有权直接关闭4S店,就像西安利之星一样。
因此,说的不好听就是4S店是给厂家打工的“打工仔”,但不同的是4S店是在做生意,需要赚钱。如果你不能通过卖汽车赚钱,你会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赚钱。然后就出现金融服务费,或者一个小毛病被说成一个大毛病来更换零件,从而从中赚取更多的钱。当然,我们都知道,因为打开门做生意,赚钱是很有必要的,但有些经销商没有良心会故意欺骗消费者,这将使消费者非常生气,但是即使消费者投诉到了厂家方面,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为如果你仔细想想,一个“打工仔”老板会管你吗?老板只会让你完成任务。
其实很多时候厂家都知道4S店会投机取巧赚钱,但只要不过度,厂家真的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然,作为一个消费者,如果是不过分,很多时候也就算了,比如,加一桶油比外面贵十几元,做一辆汽车检查要花几十元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我相信大多数消费者是无所谓的,毕竟4S店以代理商的名义,其自身的车辆专业水平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