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迪拉克品牌是那一年进入中国?在中国的几款车型都分别做了那些市场推广工作或者广告?
- 铃木品牌的汽车质量和保值率怎么样?为什么铃木会退出中国市场?
- 蔚来汽车怎么样?是合资的还是纯国产的?
- 铃木汽车为何在国内市场“销声匿迹”了?
2004年6月7日,上海通用汽车发布凯迪拉克品牌。
进入中国以来,凯迪拉克在
产品、
服务、品牌
营销等各个
方面,实现创新突破,逐步成为中国
豪华车
消费者所忠爱的品牌。至2004年,凯迪拉克已拥有6款产品23种车型,涵盖中级豪华
轿车、高
性能豪华
运动轿车、中级豪华
SUV、全
尺寸豪华SUV等多个细分市场,授权
经销商网点超过100家,覆盖全国80多个
城市及地区 而目前,凯迪拉克在华拥有超过200家经销商和售后服务
网络,覆盖全国100多个主要核心城市和地区,但大多数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凯迪拉克
全球副总裁兼凯迪拉克市场营销部部
长安德里斯 沙夫表示:“一、二线城市豪车市场的
增长速度将趋于稳定,新的增长点将出
现在三至五线城市。” 根据规划,截至到
2020年,凯迪拉克经销商网络将增至300家。
2018年9月4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将以1元人民币收购日本铃木及铃木中国分别持有的长安铃木40%和10%股权,收购完成后长安汽车持有长安铃木100%股权,此次股权交割将2018年12月31日前完成,这也标志着入华25年的铃木汽车最终退出中国市场。
铃木公布2018全球的四轮车销量,全球年销量高达300余万的产销数据,在日本、欧洲、印度、美洲,铃木这个车企都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可以毫不避讳的说铃木在全世界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都相当高,这也足以证明铃木这个车企在全球地位依然举足轻重。那么为什么要退出中国市场呢?
铃木,这家拥有99岁高龄的汽车品牌,能够痛下决定退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者市场,绝不仅仅是意气用事,也不代表在国内市场的产品力匮乏,相反过去30年铃木给国内车市带来了极大的帮助,遥想当年,铃木的奥拓也是小型车的爆款,因为低廉的价格成为无数***生第一辆汽车,那时候没有这么多的车型,奥拓在小型车市场的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吉姆尼、雨燕、北斗星、维特拉、启悦等车型,都属于典型的实力派车型。
那么为什么会退出中国市场呢?其根本原因还是固执要命的日本性格,中国这十几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同之前,对汽车的消费需求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就在大多数车企都在加长、加宽向市场妥协的时候,铃木却固守己见,一点都是“上道”2009年铃木汽车在中国换代新奥拓后,在接下来的近4年里未上市一款新车,直到2013年12月锋驭的问世才打破寂静。这样的产品更新速度,已经跟不上中国的发展了。
铃木的质量怎么样?
铃木的退市从来就不是因为自身的质量、口碑不行,开过铃木汽车的消费者对于铃木的质量相信有更清晰的认识,此外铃木旗下的维特拉、骁途也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车型,从销量的趋势就能看出。
严重的是急剧下滑的市场份额,让本就竞争力弱的铃木汽车无法翻身,2014年铃木汽车在中国总共售出了266.6万辆汽车,但是仅仅只过去三年,销量骤降至 11.9万辆。即使到了这个地步,都无法使铃木向中国市场低头。
国内都喜欢又高又大,配置丰富,空间大的车,而铃木恰恰是专注小型车,不符合中国人的购车需求,从而导致销量逐年下滑,最终退出中国市场,铃木虽退出中国市场,但不代表倒闭,铃木离开中国依然在其它国家卖的风生水起。
铃木为什么退出中国市场?我们不去看那些乱七八糟的数据,讲讲自己的看法。
铃木作为一个典型例子,18年左右退出国内市场,但是后面它的销量基本没有什么影响,依旧风生水起,因为它的市场重心早就放在了日本本土和印度,年年销量都是两三百万台。
个人认为的退出原因:我们国内独特的市场环境(追求空间、油耗、保值)对小型车的需求没那么大了,铃木主要做Kcar车型。
以前国内车企还没百花齐放,经济拮据的时候,铃木生产的奥拓,北斗星这些低价车,就是为了让大家买得起的车,慢慢的经济发达了,人们需求多样化了,可选性多了,买车门槛低了,国产慢慢崛起,铃木就已经注定没路走了。
如果你觉得不是因为独特的市场环境,那我们说说铃木在主力市场卖得好的原因。
为什么在日本能卖得好?首先日本地域小适合Kcar车型,从道路宽窄或者交通停车,小型车是大多数家庭的选择,一个家庭有两台车也很正常,日本本土激烈的汽车产业竞争,造就了车价低,人均收入随便都可以买车,咱们普通人一辈子都买不到的埃尔法,对于人家来说就是个家庭代步车。
为什么在印度也卖得好?现在的印度就像是之前的我们,经济并不发达,印度人均收入一个月在3W卢比左右,就拿铃木在印度卖得不错的第三代Alto K10来说售价是39W至58万卢比;也就是说一个人咬咬牙一两年就能买台车,有台小车代步已经不错了;他们也想买其他车,动不动就是上百万卢比,这一般人消费不起啊,所以铃木在印度的市场我估计还会持续很长时间。
铃木Alto K10
总结,铃木有自己的市场[_a***_],本身主打Kcar车型,也不愿意为了国内市场去改变,就算有改变也不一定争得过丰田本田日产,与其浪费成本人力物力研发去赌一把,不如好好的掌握本土市场和印度市场。
你要说汽车质量我不敢去说什么,毕竟我不是车主,朋友说它的雨燕就是油耗有点高。
蔚来汽车怎么样?是合资的还是纯国产的?
2014年11月,蔚来由李斌、刘强东、李想、腾讯、高瓴资本、顺为资本等深刻理解用户的顶尖互联网企业与企业家联合发起创立,并获得淡马锡、百度资本、红杉、厚朴、联想集团、华平、TPG、GIC、IDG、愉悦资本等数十家知名机构投资。局局仔细的查了一下,应该是国内大佬合资创建的国产品牌。
接下来说一下蔚来三款车型,从而并加一下他的好坏。
首先,ES8。
说实话,但是看ES8发布会的时候,局局完全是张着最看完的,ES8配置和服务相当有亮点,全铝车身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很大程度的减轻了车身重量,最低配置27万可以说是秒杀同咖位的大多数SUV了。但是现在毕竟已经9102年了,一辆40万的电动车才做到NEDC工况350公里的续航,并不厚道。对面友商的bolt,3万7千美元,NEDC续航520公里。国内差不多和ES8同时发布的威马EX5,补贴前20万,NEDC续航同样350公里。或许蔚来ES8可以学特斯拉来一波更换电池的操作,但是2014年特斯拉就炒作过一波了,而且蔚来现在展示的换电池技术还不如当初的特斯拉。综合来说,发布之初蔚来ES8十分惊艳,但是40万的电动车NEDC里程350,这无法让国人接受,有些"华而不实"。
接下来是EVE。
谢邀,欢迎关注百***,和小编一起交流畅聊汽车相关话题,相互学习一起进步。
现在国产汽车发展的还是相当不错的,不过因为城市发展的需求,以及全球对于汽车节能减排的要求,所以汽车开始寻打新能源的开发了,目前以电能驱动的比较多一些,而题主所提到的蔚来汽车就是一家以电动汽车为主打产品的汽车制造商。那么这家汽车商是不是纯属国产的呢?当然不是了。
蔚来电动汽车有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案,最为特殊的就是对于汽车电池的更换了,它选择了一种电池更换箱的方式,可以完成汽车在没有电力的时候,可以选择快速的更换电池,以解决充电时间过长的问题,还有续航里程过短的矛盾。这个汽车品牌国产品牌,但是为何小编又说它不能说是纯国产呢?因为现在产业都是全球一体化的,说所有的东西都是国产的,又是国产品牌,这一点儿基本上国内的产品是没有能做到的,因为太多的技术都在国外企业手里面,如果不使用它们的技术,很多问题又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比如看着比较简单的车身稳定系统ESP,它一般都是使用的博世产品,虽然它不是汽车中的大件配置,但是它正在成为一种标配。而它是外国企业的产品。所以说纯国产很难做到的,只要是国产品牌就相当不错的。
以上就是小编的简单回答,希望可为这位朋友提供一个简单的参考意见。现在是一全球经济一体代的时代,没有必要去说什么纯国产了。一个成品是国产品牌,我们就很欣慰了。
关注百***,和小编一起交流学习汽车相关知识。
这么说吧,所有的电动车现在都不能买。买了就是小白鼠。好多人买了,都是觉得国家补贴挺多,占便宜了。实际是厂家拿了补贴了。比如你这车二十万,出去补贴十二万就可以买到。是不是觉得挺赚的。实际你怎么算亏大了。你十二万提的车可能就是厂家的制造***。以后你修车换电池都能再提一辆车了。
蔚来汽车属于四五十万的台湾中端产品,目前我司主做蔚来汽车钥匙,大灯……等配件,苏州太仓有蔚来汽车实验基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蔚来ES8,ES9都非常不错
铃木汽车为何在国内市场“销声匿迹”了?
挺喜欢铃木汽车的。身边的朋友,入手的第一辆车是北斗星,而后来换了天语。那个时候,有一款长相和宝马minicooper的雨燕,更是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亲睐。
自己不开车,但对于车,来说说外行人的观点。
1、铃木的车,作为日系车,省油是很不错的。而且整体性能都是不错的,第一辆车开了大约4-5年,那时,一辆几万的车,还是很多人选择的。
2、近些年,国产车品质越来越提升。同等价格的车,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多,因而铃木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3、现在车牌越来越难拿,有牌照了,要么买个价格低的,只为占个位子 ;要么就会买个贵一点的。好不容易拿到的车牌,肯定是要挑一下的。所以,铃木这些居中的其实就有点高不成,低不就了。
4、随着新能源的推广,铃木也受到了排斥。
所以,调整自己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
不了解国内大众需求!其次国内现在已经消费升级对铃木印象还是当年奥拓奥拓奥拓!貌似除了奥拓还有一款吉姆尼可是那也是一小撮人的大玩具不适合普罗大众!产品更新换代慢!没有拿得出手的主打产品!落寞也是必然的!
以前的文章里提到法国车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总之在国内就是水土不服,销量也是每况愈下,越来越没有朝气。作为法系车中的大佬,雷诺算是及时止损带头退出中国汽车销售市场,无独有偶,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其实也有一个品牌在我们这里曾经混的不是很开心,它就是铃木。
其实铃木的退市跟雷诺是差不多的道理,太坚持于自己的造车理念,你既然想把车子卖到中国来,赚我们老百姓的钱,那你肯定多听听我们的声音才对,知道我们喜欢什么车才行,老是关起门来造自己的两厢小车终究是没有出路。
铃木其实才进入国内的时候,国内的车市算是“百废待兴”,马路上行驶的都是老三样——桑塔纳,捷达和富康,终于长安铃木带来了一款不一样的小车——铃木奥拓。对于当时的国人来说,奥拓是很新奇的,上市十几年,卖了不知道多少万台,风靡我国的大街小巷,甚至还被搬上了电视荧幕,《奋斗》里向南开的车,看过的人应该都知道。
奥拓的兴起也不完全是造型新颖,价格实惠也是另一大优点,在刚进入21世纪的那几年,大家的工资水平都不高,普通人一年的工资能有五六千块算是非常不错了,但是在动辄十七八万的桑塔纳面前,还是未免太杯水车薪,不吃不喝也要30年,而铃木奥拓这样的小车圆了多少当时梦想着有一台车的美梦啊。
但是到了2020年的今天,还沿用20年前的那套造车理念早就过时了,各种新的品牌纷涌而至,国人买车的口味也是发生了变化,大家都能买得起大车,小车就肯定就不受人待见了。所以有人说,铃木在中国,成也小车,败也小车,一点都没错。
铃木混不下去的另一原因我觉得就是产品更新太慢,这么多年脑子里除了雨燕,奥拓和吉姆尼这样的小车就没啥新的车型了,或者你还可以说上遍地都是出租出的利亚纳,都是10万块左右的价位,稍微优点底子的家庭一般也看不上。
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铃木汽车退出中国市场算是彻底盖棺定论了,随着铃木和中国的合资伙伴长安汽车达成协议,转让股份签订授权协议,基本上宣告了铃木汽车在中国市场“职业生涯”的结束。
日本铃木汽车一向以生产小型车和小众车著称,总结起来就是整个品牌和产品线都走的是小众路线,吉姆尼、维特拉、雨燕等明星车型无一例外,在造车底蕴和用户口碑方面表现比较出色,省心省油好开并且极具个性。
至于为何灰头土脸地败走中国市场,理由很简单——水土不服,中国市场的消费结构固然多样化,但是不得不说由于发展历程并不充分,前几十年还处于初级阶段,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对于车辆的要求多样化,注重品牌影响力,重视大空间,有质感科技感的内饰,还有实用的车载配置,尽可能地实现一车多用,几乎大部分的市场需求跟铃木的优点“相克”,再加上铃木不向市场妥协,退出市场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了。
现在的铃木汽车在印度、东南亚以及南美市场过得很滋润,所以这样的选择就更不难理解了。不过还是有不少拥趸觉得不明智,中国汽车消费的转型越来越明显,由以前的“大众化”转向“个性化”,这正是铃木的机会,但是现在只能说木已成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