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汽车算新能源吗?为什么?
- 新能源汽车,彻底解决续航里程问题,还需要多久?
- 2万元新能源汽车?
- 最早的电动汽车排名?
电动汽车属不属于新能源,并不是与真正的能源挂钩的,而是与城市需求挂钩的。现在的城市需求是无污染零排放。而电动汽车可以现阶段满足城市的需求,所以它被定义为新能源,其实它并不是真正的新能源。
现在来说真正的新能源是应该是相对于传统的燃煤与石油相对比的新能源,并且是污染比较小的,目前来说污染比较小的能源应该是天然气或者说是氢气。因为它的排放以及能源来源都是无污染的。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它的污染其实是非常大的,因为它的能源来源其实是燃煤或者说石油,而在国内来说主要都是燃煤产生的电力。
所以说国内的电动汽车并不能成为新能源汽车,只能说是政策需要符合时代的汽车。
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是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而言的。比如说氢气驱动汽车,太阳能汽车和电动汽车,或者是混合动力汽车。但老年电动车不是,它基本上是采用的铅酸电池,它的工艺不符合新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的这个标准。电动汽车一般是***用锂电池为电力,会***用非常严格的电池工艺标准。国家因为环保的考虑,提倡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并且有高额的补贴。由于地球环境的严重恶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限制原油汽车的生产和使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以后的必然趋势。
电动车当然可以算新能源,我们所说的新能源,其实叫可再生能源更合理,现在我国发电虽然是化石能源占多数,但从发展的眼光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只会越来越高,并最终取代化石能源,但我们不能等到可再生能源取代了化石能源再去发展电动车,那样我们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我们的技术永远跟不上其它国家。
新能源汽车,彻底解决续航里程问题,还需要多久?
老司机你好,现在电动汽车的续航里虚标严重吗?
毫不客气的说,那是相当严重。就这个事啊,打根上就出毛病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他应该标注的是底线而不是上线。举个例子,去超市买鲜牛奶,保质期写着两天,但是两天之后他未必坏,对吧?但保质期这两天的意思是两天之内你这牛奶绝对不能给我坏了。
正所谓退潮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前两天某平台搞了一个新能源车型的冬季续航测试。一共测试40多款新能源车,实测的结果,续航达成率最高的只有50%左右,最低的30%左右,而且这30%的还不少呢,竟然有七款车型。确实啊,冬天搞这个测试啊确实有一些苛刻,但是你这30%也太过分了吧。
这个续航折扣,那就意味着本来我预定好往返的路程,现在连单程都达不到了。那你说,我开你这车不就得大冬天被搁在路上吗?我知道啊,很多消费者可能在买电动车之前,心里已经给续航里程打过一个折扣了,但是你说你标100公里。跑70公里我也就认了,你跑30公里是什么鬼呀?你这100还有什么参考意义吗?为什么现在大家一提到电动车就叫电动爹呀,还有很多老铁有续航焦虑?他不是因为续航里程的长短,而是你的续航里程不真实,他影响到我的出行了,明白了吗?而且老司机我认为啊,续航里程的标注跟三电技术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就是一个诚不诚实的问题。
咱打个比方,你这车就标续航100公里,即使再严格的环境他也能跑100公里。环境要是好点呢,他兴趣还能多跑,这多好啊。你的续航像是这么标,消费者肯定没有焦虑了呗,因为留给他的永远都不是惊吓,而是惊喜。像现在这样各大品牌电动车疯狂内卷,你的续航标的长是吧?我标的比你更长,最后呢就导致消费者谁也不相信了,不相信他就不会被你的产品买单,到最后坑的不还是你自己吗?
所以老司机,我觉着吧。是时候觉醒了。各位新能源的厂家大佬,恳请你们诚实一点。行吗?
各位老铁,以上内容只代表我个人观点,如果您有不同意见,欢迎随时指证。
新能源汽车解决续航里程问题就在眼前
电动汽车最大的问题是“里程焦虑”,车辆需要有长的续航才能没有焦虑呢?这个问题从根本上就有漏洞。真正的焦虑不是续航而是充电!燃油车的续航也并非都很长,绝大多数都只有500公里左右;某些高油耗且没有副油箱的商务车或越野车,以及油箱容积很小的微型燃油车,这些车在城市道路行驶大都只有三四百公里。可是这些车的用户的就没有反映过有里程焦虑,究其原因无非是加油站很多。
目前全国应有11万座左右的加油站,在相对偏远的区域至多一二十公里就有加油站,城市道路会有很多;高速公路每个服务区都会有加油站,服务区的最大间隔理论上不得超过70公里,大部分都在30-50公里之间,加油是没有焦虑的。
电动汽车并没有里程焦虑,有的只是“充电焦虑”。
怎样才能解决充电焦虑,这是个大问题,但也是个必然能够解决的问题;因为只要电动汽车越来越多则充电桩的保有量会倍数级增长,这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宁愿先有鸡。如果投入很大的成本建设了非常多的充电桩,没有足够的车去用,多久才能收回成本呢?回收成本的时间太长干嘛还要去搞充电桩。这些资本从来不缺乏赚快钱的项目。
所以只有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足够大了,资本才会真正的投入到充电桩的建设中;那么充电焦虑的问题就即将要克服了,因为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呈“井喷式”的增长,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经过十年的拉锯战彻底败下阵来了,这点从广州车展也可以看出端倪,以燃油车为主的合资车展台基本都是门可罗雀,而以电驱智能车或插电混动车为主的国产汽车展台就像过年赶大集似的。
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已经让充电桩的保有量大幅增长,截至目前已经和汽车保有量形成了大致“3:1”的比例,也就是三台车就有一个充电桩;而燃油车是数千台车共享一座加油站,实际上已经没有充电焦虑了。至于农村乡镇市场的充电桩保有量仍旧很低,但是这些区域的用户往往具备自建桩的条件,说白了就是有停车的院落、可以自行申请安装新能源汽车专用充电表,成本远低于公共充电桩。
所以充电焦虑已经开始缓解,在看清这个问题后,更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了绿牌汽车;随即而来的就是充电桩保有量的快速提升,预计2022年的充电桩保有量可以达到300万个左右,仅2021年申报的公共类充电桩就超过了100万个,其中还包括大量的交流慢充桩,适合插电混动车和电动汽车的充电。
2万元新能源汽车?
2万元新能源电动汽车有:
一、欣智达电动四轮车。
欣智达电动四轮车是一款5门4座两厢车,[_a***_]1.26万元起,车身尺寸为2950*1380*1600mm,充电时间为6-8小时左右,续航里程50-120公里。
二、雷丁D80电动四轮车。
雷丁电动汽车是比较知名的,雷丁D80纯电动四轮车也非常不错,售价2.3万元起,车身尺寸为3453*1568*1570mm,电机功率为3500W,充电时间为5-10小时,满电后续航里程120公里左右
最早的电动汽车排名?
新能源汽车品牌第一名:特斯拉
特斯拉摆在首位介绍是有理由的,毕竟目前新能源汽车关注度最高的品牌之一,如果不是特斯拉产量早期遇到麻烦,特斯拉的销量也许会更高。
而特斯拉目前推出的车型均为纯电动汽车,作为世界上电动车行业标杆,特斯拉几乎每推出一款新能源汽车都会备受关注。
新能源汽车品牌第二名:宝马
虽然宝马在新能源汽车中,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缺少强劲车型,目前只有一辆宝马i3微型车充当门面,不过宝马也继续努力探究新能源汽车方面。据外媒报道,宝马旗下子品牌MINI将会在明年11月份量产纯电动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