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马汽车造车新势力?
- 新能源造车新势力能后来者居上吗?
要论交付量,威马很有看头。
与蔚来汽车2018年1.13万辆相比,威马同期交付量是3850辆。但进入2019年第一季度,威马则以4085辆的交付量险胜蔚来同期的3989辆,首度改写了新造车势力销量排行榜(实际上差异很小,也有数据结果相反)。
今年3月,威马拿到了一笔30亿投资,由百度集团领投。
与蔚来相比,威马似乎更低调一些,这与创始人风格有关系。威马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在创立威马前,他是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沃尔沃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兼沃尔沃汽车中国区董事长。在吉利就职期间,沈晖实现了吉利集团对沃尔沃汽车的并购和整合,随后负责沃尔沃中国区的生产和商业运营,实现了沃尔沃扭亏为盈。
威马是第一个拿到造车资质(包括新能源车和燃油汽车,去年从黄海汽车买入)和第一家自建工厂的新势力厂商。
(威马创始人沈晖)
与定位豪华电动车的蔚来相反,威马宣称要做“智能电动汽车普及者,目标是要打造一款大众买得起、用得爽的智能电动汽车。”2019款EX5补贴后售价12.98-23.98万元,相比于蔚来产品中较便宜的ES6售价35.8-54.8万元(补贴前),很容易比较出两者定位的不同。
在上海车展上,威马的展台并没有亮眼的重磅新车,仅有作为升级版EX5的威马EX5 Pro首发,而第二款新车EX6则要等到今年9月左右才能与消费者见面,定位会比威马EX5更高,但同样都主打性价比。
(威马EX5 Pro)
威马的创业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去年底,威马曾陷入“交付风波”,一度引发了外界对新造车势力“信用值”的讨论。从目前一季度的交付量来看,威马目前进展较为平稳。
威马销量同比劲增86.6%,这一数据背后,是车企的“韧劲”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势头更加凶猛了。据数据显示,1-5月,新能源汽车市场累计销量达到200.3万辆,同比增长111.2%,市场占有率达到21.0%。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爆也带动了造车新势力的发展。以威马汽车为例,1-5月累计交付18,061辆智能纯电汽车,同比增长86.6%。
这时候,可能会有人说,威马销量都不及“蔚小理”,有什么值得可说的。诚然,在数据方面,威马稍逊“蔚小理”,但从企业性质入手,“蔚小理”数据表现好是自然而然的。由于小鹏及理想汽车实现双重上市,而蔚来更是三地上市。换而言之,威马汽车作为一个还未上市的车企,在资金等方面肯定是不如蔚小理的。
同时,新能源汽车处于发展阶段,高端市场与低端市场反响热烈,而中端市场则反响平平。威马汽车作为一个还未上市且聚焦中端市场的车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威马销量来看,尽管销量数据表现不是很抢眼,但也是可圈可点。在受到疫情、缺芯、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冲击之下,依然能保持同比增长,足以可见,威马汽车的抗压能力。
除了承压能力强,威马汽车产品过硬更是销量稳步上涨的秘诀。目前,威马SUV车型有EX5和W6。前者主打性价比,后者则以智能化为核心卖点。前段时间,威马汽车又推出了全新纯电轿车E.5,以“高配即标配”的产品标签打开市场大门,上市半个月就斩获5000+的订单。今年威马旗舰轿车M7将实现量产,威马销量将再上一层楼。
新能源造车新势力能后来者居上吗?
造车新势力阵营实现后来者居上的概率很高
参考2022年五月新能源汽车厂商销量排行榜,前九名如下。
这是目前已经公布五月销量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排名。
在排名***计有五个新势力年轻品牌,能实现销量超越新势力的只有比亚迪和埃安,问界和极氪的成绩都要差一些;而埃安的销量之所以足够高,与其完善的产品线和产能的稳定有关,实际算不上有绝对优势,真正有绝对优势的目前只有比亚迪。
在传统汽车厂商阵营里,似乎也只有比亚迪的起点足够高,比如提前十几年布局全产业链,有所有核心技术自研自产的能力;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打造出同级电驱汽车,有插电混动、插电增程和纯电动等多个成熟平台,以此造出了打破电驱汽车高价格局才能成为市场的霸主。
而剩下的新势力品牌和老势力新品牌,实际上的起点是相当的,核心技术有部分自主研发,但主要的动力电池或电控等核心部件仍旧要依靠供应商;有意思的是供应商的可选项并不丰富,那么在大家都选择相同供应商的前提下,产品竞争力的悬殊就不会很大了。
电驱汽车的制造和内燃机车是两个概念,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底盘设计开发和整车调校与测试等方面有很大差异;所以并不是有传统内燃机车制造经验就能够打造出高水平的电驱车,反之亦然,所以新势力品牌的起点不见得低。
但是老势力新品牌的起点也不低,那么为什么大部分传统厂商的电驱车无法超越新势力呢?
这也许是观念和企业文化的问题,内燃机车其实很原始,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长期沉浸于内燃机的研发制造里,思维必然会固化,在这种状态下想要转型打造电驱车,车辆必然会有很多内燃机车的特征,两者却不能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