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菱为什么不出新能源车?它难道不受双积分政策影响吗?你怎么看?
- 新能源汽车发展如何?
五菱为什么不出新能源车?它难道不受双积分政策影响吗?你怎么看?
谢谢邀请,双积分制度的实行催生了两种车型的普及:新能源汽车、三缸动力汽车,这两种车型针对的是两类积分,所有汽车生产制造商都要受到双积分的制约,五菱也不例外,但五菱汽车在这两方面都有明显优势。
双积分的【双】指的是: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新能源汽车积分,有些企业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非常低迷但平均积分并不算落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不到标准则可以通过降低平均燃料消耗量赚取积分,这就是省油但体验差的三缸发动机被有些企业大规模装车的原因,比如上汽和吉利。
这些企业普遍以乘用车获取市场,而五菱汽车则是以微面为主力,这两类车最大的区别则发动机排量的差距。乘用车再小也会在1.5L/T左右起步,平均测试油耗即使在最理想的环境下也会是较高的水平;而五菱微面普遍以1.2L、1.5L的小排量为主,销量主力车型以之光、荣光、宏光为例也是以最小的排量支撑,这类车的测试油耗可以非常低,对于赚取平均燃料消耗量的积分有很大辅助作用,三缸动力不需要用也不会有很大压力。
所以上汽通用五菱燃料消耗量积分也仅是低于达标值0.1而已,这点积分的亏空对于销量如此巨大的企业来说并不存在压力。
至于新能源汽车五菱也并不是没有,2018年的新能源汽车积分五菱也有41406分,虽然和一线企业仍有数倍差距,但没有负积分已经很难得了。
五菱汽车没有纯电动车型,但旗下的宝骏品牌还有E100、E200两台A00级EV电动汽车,虽然这两台车非常罕见,在消费市场的表现也不够强力,但通过共享汽车领域还是可以消化掉很大一部分产能的。
五菱汽车在燃油车领域有很大的能量,不过新能源技术方面其实还是空白;短时间内不会受到双积分的冲击,但燃油车禁售的时间也不会很久了,这家企业如何转型确实让人看不透。
新能源汽车发展如何?
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啊,现在燃油车倒计时都已经划定了明确的时间,大限一到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天下了。
而现在的汽车,不管有没有核心技术的,就是全部***购也得拼装出一台电动车上市开卖,证明自己也涉足了新能源汽车行业,之后不管是逆向还是自主研发都会在这一板块着重发展,再者,碳积分制度也使得现在的车企不得不涉足新能源汽车,为了赚取积分也得卖啊。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是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也是非常大的。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也在逐步抢占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尤其在一些限牌城市,如比亚迪秦、唐,北汽新能源、荣威新能源等等,这些车都卖的火热,在倒计时之内的这些年里就会逐步取代燃油车,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从长远看,未来一定是新能源汽车,是纯电动汽车,还是氢动力汽车,或是其它能源汽车,归根结底,新能源汽车将是人类移动智慧出行平台,这是大方向。
现阶段因充电桩及技术迭代的原因,只能靠国家政策扶持,逐步向前发展,目前各大汽车厂家都做好了切换准备,只要充电基础设施完备,像两桶油一样方便快捷,新能源汽车将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目前,新能源汽车不限号、不限号,免购置税,停车免费等政策,使用成本远低燃油车,尤其是网约出行等,迅速形成规模,随着消费习惯的变化,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只是时间问题。
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您呢?
应该没有,你说我一个开比亚迪破秦的进来做啥?哦!我想起来了,我的就是新能源车。15款的,让太多的人看不起了,虽然我不后悔。但是我感觉比亚迪根本就不行,你让你的4s店怎么过?我到破秦到现在基本就没有问题・你让你的4s喝西北风吗?
首先要确认一个概念:新能源车
区别于传统车就是用电能转化为动能,目前市场主流的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
电动车又分为油混、插电混、纯电动。其实这三种目前可以称为新能源汽车的是后两种。
目前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以下几方面:
先说插电混,一辆车搭载电动机和一个发电机,本身就是过渡产品,主要是防止没电时候又没充电桩,烧油可以供电。
再说纯电,困难远比优点多(特别是补贴滑坡以后),以下只谈技术,不谈政策
技术方面花开几枝,各个来表:
1.续航能力:标定续航里程与实际不符,季节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测定的续航里程采用的是等速法,如果大家没概念就想一下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而与续航里程相关的最大就是电池包,市场主流的就是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简单区分就是磷酸铁锂相对安全但重量较大,用在商用车;三元锂用在轿车;但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续航里程越高,证明电池能量越高。但车全身就那么大,想要在相同体积下获得更大的能量,那只能让能量密度增大,这就使得安全性降低。(想想锂电爆炸,车辆自燃)节能降耗技术另说,这里不展开。
2.充电时间和充电协议:
充电时间很好理解:就是电动车不能像加油那样方便,加油时间很快,加完就走,电车快的也得俩小时,有人说了,我有条件安装充电桩,那好,那你的车出趟远门回个老家还敢去吗?又有人说了,有公用充电桩啊,这就引出第二个问题,充电协议,简单形容就是充电枪和车的匹配。很多人发现公用充电设备完全靠运气,互认堪比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