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魏建军发表了新能源车弯道超车无用论,你对他有何想说的?
- 听说WEY最近邀请了多家媒体,现场和奔驰对比试驾,它们有可比性吗?你们怎么看?
- 长城VV的豪华品牌三大件与自家哈弗品牌汽车有很大的区别吗?
最近魏建军发表了新能源车弯道超车无用论,你对他有何想说的?
当初二十年前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刚出来的时候,色彩效果相当差,图像变化快的时候有拖逸现象,比如足球比赛运动员转身,足球运动轨迹,当时有一个指标就是说拖逸现象有一个值,大于这个值就是不合格,因为人眼看着就不舒服,失真,当时有不少人说液晶显示器不可能替代传统显示器,再看看现在怎么样,传统显示器早已不存在了,因为这个问题早已不是问题了,二十年技术进步快不快?纯电动车推向市场也就才十年左右,现在包括许家印的恒大等各路资本蜂拥而至,造车大军铺天盖地,除了纯电动小轿车,还有客车,快递车,货车,叉车等各种电动车型。动力电池从最初续航60公里的日产聆风纯电动车到现在400,500公里的特斯拉也就十五年时间,所以如果不着急的就再等等,最多十年,续航低于800公里的纯电动车没有脸见人,就像现在相机市场你能找到低于1000万像素的照相机吗?至于有人说什么弯道超车不超车,管他说什么,历史的车轮从来就不会停下来,新技术替代旧技术从来都是无法阻挡的,,,,
在这个问题上,我完全同意老魏的观点。
首先,弯道超车的提法本身有毛病。会开车的人者知道,弯道超车是一种危险的驾驶行为,违反《交通法》;国家层面采用一个违法行为来倡导一种新生事物,其合理性值得商榷。
其次,所谓新能源车、特别是电动汽车,是否比燃油车更环保,尚无定论,在这个前提下,盲目鼓励用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是一种不理智行为。
用电池的所谓新能源车根本就不是什么新技术,几十年前就有这种车,当时叫电瓶车,用于短途转运人员和货物,比如售房部看房,景区观光,工厂内部转运等,为骗取国家补贴,换个名字叫新能源汽车,太不要脸了,不信把国家和地方补贴取消,马上这些车厂全部死翘翘。
谢邀
长城汽车的老总魏建军近期在接受媒体***访的时候表示,“站在全球的角度来看,全面电动化未必是清洁的,也无法让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对这句话以及魏建军的其他的言论我们已经怎么看待呢?
电动化真的就是清洁化吗?在中国如今的大环境下恐怕未必,毕竟如今的中国还有五成以上的电力来源是火电。而热电站的热效率其实是比如今技术先进的内燃机要低的,此外通常情况下煤炭燃烧对于环境的污染也要大于汽油,因此电动化未必真的能给中国带来更好的空气,只不过是将平常分散的排放集中到某几个地方而已。
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有多人意识到了电动化和清洁化并不划等号,只不过在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没有人敢真的把这一点说破,就如同皇帝的新衣,又有多少人敢去真的否认呢?因此魏总其实是说了一句大家都不敢说的话。
新能源补贴和其他众多补贴一样,发起的初衷总是好的,但是很无奈的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总是会变味,就如同中国的动画补贴没有真的带动国产动画产业发展一样,新能源补贴其实也没有能带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众多研发新能源车型的自主车企都是以补贴为终极奋斗目标,一旦失去了补贴,他们将立刻失去耐以生存的根基,这也就是为什么魏总会在新能源补贴退潮的当下有这种言论,没有了新能源补贴的众多自主车企,等待他们的只能是灭亡的命运,毕竟这些新能源车型的产品力怎么样消费者都看得到,除了吉利以及广汽等极少数车企的新能源车型之外,众多车企的新能源车型几乎就是老年代步车的“威力加强版”。
前不久宝马的研发总监也发表过一番言论,他说“没有消费者对纯电动车有真需求,一个也没有,有的只是监管机构的需求,而非消费者的需求”。这句话的确就是许多人的心声。
至少从目前来说,我们还没有找到任何能用电动车取代燃油车的理由,即便实在未来,燃油车也依旧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从某种角度来说,人类太高估自己对地球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力了,人类本就是大自然造出来的生物,其生存活动和其他物种的生存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别无二致,如果地球连自己产出的燃料都没法容纳的话,那恐怕人类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早已经不复存在了。因此,我只希望在自己老的时候能看到大街上燃油车和电动车各有市场,不要让人类因为自己的误判而走入发展的歧途。
说的对,
原因是我们的新能源车大多是以骗去国家补助为目的,就凭这一点,我们的新能源车充其量就是有个空壳罢了,核心技术根本没有哪家公司去搞研发。
首先,电池材料问题,如果说新能源车为了环保而生,那它死的时候,也是为环保而死。
其次,我们的新能源车就是电,电是用煤燃烧发出来了,真的环保吗?除了电的新能源车,国外的发展新能源车方向我们是都应该借鉴或是警醒呢?
最后,没有创新的新能源,就是一个跳梁小丑,好自为之吧!
总之,我们的燃油车的发动机问题都无法完全或绝对国产化,谈什么新能源车弯道超车,只有自己信,盲目自大,强力跟风,会死的很惨,想想我们的磁悬浮列车吧!笑话,有点冷。
听说WEY最近邀请了多家媒体,现场和奔驰对比试驾,它们有可比性吗?你们怎么看?
长城魏系列4S店都放有一台奔驰GLC,不管试驾,做工车主都可以去对比。长城敢于直面奔驰,不仅是有胆量或者宣传噱头,更是对自己产品充满信心,做法值得尊重,而不是去黑,去调侃。以前有很多帖子,基本都是海军键盘侠口水话,整天和这个比和那个比,都没有干货,夸大自己打压别人。长城实打实做到了,奔驰就放在魏旁边,你可以亲自做比较,这比海军帖子强,买车的买的也实在。
肯定是没有可比性的!但是,他们不会去比较两个车型的品质。他们只会去比较加速成绩,还有那些不太实用的功能配置。这是国产车一贯的做法,没什么稀奇的。
他们不敢去比车辆的耐用性,不敢去比车辆的口碑,更不敢去比车辆的品牌[_a***_]。还有二手车的保值率!
敢于和进口大品牌比拼,这是什么胆量,对自己产品的信心。相比国内其它品牌一天吊打哈弗吊打长城,有意思吗?要想减肥就不要和胖子在一起,就算是冠军也不会和臭棋篓子下棋,说风凉话的都是崇洋***的主,
比不比得过是一回事,但是敢不敢是另一回事,敢和国际一流大厂对比,说明桶里应该有两把刷子,一线豪华品牌除了有汽车文化底蕴,还有很多的技术储备,是国产自主品牌学习的榜样,当然要学习人家的优点,然后不管是奔驰还是宝马奥迪,这类车型,不管是买,还是开,提现的都是身份的象征,当然了大家都知道我说的肯定不是c和3和4了,这类车型除了买它的时候贵之外,维修保养也贵,所以说没点经济实力的玩不转,所以我认为长城和它比不是比的输赢,而主要是为了学习,虚心的看看到底我们差在哪了,而这些就是我们研发的方向,说的不对,勿怪
WEY跟奔驰作对比乍一看是一次非常冒险的行为,毕竟奔驰作为豪华车的龙头企业已经有百年历史,而WEY成立时间只有两年多,在品牌的知名度与奔驰相提并论还处于劣势,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优势,不然邀请专业媒体来评测自己和奔驰岂不是打自己的脸?
从外观上来看,WEY的“豹式”前脸设计,静态给人蓄势待发的感受,动态给人以能量爆发的视觉感受,扭矩式LED大灯点亮速度比疝气灯快0.2秒,照射距离是疝气灯的一倍,更能彰显高端品质。
内饰方面,奔驰车一直以细节著称,极致的细节和人性化设计一直为人称道,但WEY也毫不示弱:奔驰座椅用的是传统人造革包裹,并且带有记忆功能,而WEY座椅的包裹材料选用澳洲进口黄牛皮,并且座椅支持3组位置记忆,更大程度的提升了驾驶员上下车的便利性。虽然奔驰在许多方面都做到了先驱者,而作为国产豪华车的先驱,WEY的人性化设计比奔驰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技术层面,WEY的三大件虽然还无法超越奔驰,但是WEY VV7***用的2.0T双流道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最大功率172KW,最大扭矩360N·m,最高车速可达205km/h,传动方面,WEY VV7匹配的是中国第一款7档变速器,传动力平顺,而且相比传统7AT,可以提升5%的燃油经济性。
再看性价比,奔驰GLC的最低配售价在40万左右,而WEY VV7顶配只要20万左右,花奔驰最低配一半的钱,开最顶配的WEY,怎么算性价比都是完胜奔驰GLC。
成立时间虽然只有两年多,销量已经突破26万,在众多国产车中算是可圈可点的好成绩,从侧面说明了消费者对以这个豪华车新星的认可,以及中国豪华品牌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崛起,将来跻身世界一线品牌也未可知。
长城VV的豪华品牌三大件与自家哈弗品牌汽车有很大的区别吗?
魏品牌是以长城汽车掌舵人魏建军的姓氏命名,这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首例,凭这份魄力就值得尊敬,这才是一个汽车人该有的“骄傲”。
魏建军先生曾经在哈弗H6的百万庆典上说过,SUV不做到第一,绝不推出轿车,他豪言壮语,也一直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话。哈弗H8、H9的冲高失败,让他意识到要想建立一个豪华品牌,必须拜托原有的东西,于是WEY品牌应运而生。
那到底魏品牌与自家的哈弗SUV在三大件上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大吗?我们一块来看看他们的三大件。
发动机:
VV7用的是2.0T发动机,与自家的哈弗H7 同款,代号为GW4C20AVV7相当于是定制版的,在功率扭矩上有所提升。VV5与哈弗H6用同款发动机,同样扭矩***的较大。不过从发动机数据上可以看出,WEY是非常优秀的。
变速箱:
哈弗H7用的是格特拉克的6DCT450,而魏用的则是长城自主研发的7DCT450,相比传统的7AT,可提升不小的燃油经济性。我们来看看这台变速器的参数
不过连大众、福特都玩不转的双离合技术,不知道3、5年之后,这台变速箱会不会全面爆发问题。
地盘:
至于地盘,官方对于这台豪华车没有具体的数据说明,不过通过很多的媒体试驾,有可能和哈弗H7是一样的平台。